第四十九章

贺兰敏之的报复

————————————————————

......

当满身是血的陆安康被抬到大殿上的时候,李治眼中除了担心之外,便是不断浓郁起来的愤怒。

“谁把你伤城这样?”

李治咬着牙问道,陆安康却是微笑着摇摇头。他脸上已经是一片血红色,却依旧没有一丝痛意的样子。

“老臣皮糙肉厚,这点伤算不得什么?”

武媚娘眼力劲很快,就将所有人都撤走。

包括武媚娘本身最信任的上官婉儿在内。

大殿上只剩下三人时,李治快速的走过去,想要搀扶起,陆安康轻轻挥了挥手。此刻他宁愿坐在那里跟两人说话,若是旁人看见,必然是大不敬的举动。然而在李治和武媚娘眼中,他是有这样的资格的。

“先生,朕这就叫太医过来。”

李治着急的说道,陆安康生怕自己的血手弄脏了李治的龙袍,所以他只是出口喊住:“陛下,不需要这些。老臣的情况,你应该知道的!”

他坐在那里,微微起了一点身,跪在那里。

“先生现在身上有伤,就不要......”

陆安康则是挥挥手:“陛下不知!臣接下来要说得事情,陛下未必会同意。”

陆安康缓缓磕了一个头。

随即向李治讲述道——

昔日唐太宗一生一共有十四个儿子。

其中长子常山王李承乾、四子魏王李泰、九子晋王李治,都是长孙皇后所生。又加上长孙皇后是正宫,为人又极贤德,在朝臣中威望很高,李世民对她也是十分敬重的。

下一任的皇帝,当然要从她的儿子当中选。

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更何况李承乾又是嫡出,又是长子,无论“立子以嫡”,还是“立嫡以长”,他都天经地义地是太子。

可惜这位承乾太子,形象不佳,不仅腿有残疾之外,表现也不好。在陈刃心提供的资料里面,说他是一个喜欢瞎胡闹的太子,后来索性在汉王李元昌和宰相侯君集的煽动下谋反,事败被废为庶人,再也做不成皇帝梦了。

大唐开朝刚刚经历了两代,就经历了两次废太子的事情。

第一个是李建成,接着是李承乾坤。

这些着实不一个好兆头。

唐太宗李世民在诸多幌皇子当中比较看好、也是最看好的就是皇四子魏王李泰。李泰比李承乾小一岁,相貌英俊,聪明好学,端肃多才,在太宗看来,是一定能成为一个有道明君的。

然而朝中的重臣却都很反对,尤以长孙无忌(、故长孙皇后之兄和建议大夫褚遂良反对最为激烈。他们主张立皇九子晋王李治。李治时年二十二岁,虽不失为一个良善青年,却是有名的糯米团子,一点用都没有。但长孙无忌等人看中的,恰恰正是他的温厚文弱、一无所长。如果是李泰接班,一朝天子一朝臣,没准会把他们开了涮。如果是李治呢?就好控制得多了。长孙无忌可以继续维持外戚权威,褚遂良、李氏他们也可以继续保持元老地位,君臣共治,天下太平。

这算盘打得并不错,只是没把武则天算进去。他们当然想不到,李治身边会出现一个蛇一样的女人武则天。他们当然也想不到,李治虽然好控制,却不是控制在他们手里,而是控制在老婆手里。结果,他们把李治扶上了台,李治却在老婆的指使下把他们整了下去。

李泰这边也屡犯错误。

首先是恃宠骄横,目中无人。身边呢?据说又是些阿谀奉承的小人。这就不但让朝中的老臣看不起,也让他们不放心。更重要的是,他对继位一事表现得太猴急。

李泰还犯了一个自作聪明的错误。他跑去对李治说:你平时和李元昌关系最好,现在他被砍了头,你就不害怕吗?李泰的意思,是要警告李治:别和我争,没好果子吃的。没想到反而提醒了李世民:立李泰,承乾和李治都会有危险。只有立李治,才能保证三个儿子都平安无事。

......

陆安康简单的将这一段历史中挑选了一点说出来,自然没有说武媚娘暗中指使的事情,他告诉李治:“当初先帝选陛下,正是看中了陛下不党不私的品质。这一点天下皆知,那贺兰敏之也知道。所以他故意用这点来勾起陛下对他所谓的贺兰党的怒火,临时之时,施展此计,无疑是想激怒陛下跟朝臣之间的关系。”

陆安康深吸一口气:“陛下,那些人当中自然不免有跟贺兰敏之关系甚多的人,但陛下仔细想想,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贺兰敏之一死,他们就是群龙无首的野兔,杀伐之权在陛下手中。与其一并杀了,为何不圈养起来,做长远的打算呢?”

这一席话,李治瞬间就明白了。

甚至连一旁的武媚娘也明白了,他当即离开去亲自写圣旨。

寝殿中只余下武媚娘跟陆安康两人。

两人望着对方,武媚娘怀疑的问道:“你做这些,就是为了查清这个?”

陆安康笑了,完是苦笑一声。

“小丫头啊!”陆安康自语道:“这一次你是真的错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