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军已经快失去了控制;高丽那边送来了第一批的部分粮食,已经被只不干全部带走,剩下的说要等收成之后,才能给粮。

而已经在五老山城的洪福源,对于撒吉思来说,也一样是个不可控的因素。

这个高丽汉人,似乎就没有一个蒙古王公能真正看得上他,如果不是因为不信任他,这次南征高丽,就不会不让他随军出征了。天晓得,给他下达的围剿任务,他的配合度能有多少。

撒吉思手头现在能用的兵力,只剩下不到两千的开元兵,与一千多的东辽军。这些兵力,对上东真主力,能挡得住吗?

撒吉思只能一边催促着高丽人抓紧把粮食送过来,一边派出信使,试图与只不干联系。

三天后,信使从婆娑府回来。

只不干与郭侃刚刚在婆沙府开始各自分兵,一路北上,一路西去。

北上的只不干,只回应了撒吉思一句话:全力拖住东真主力!

开始踏上返回中原之路的郭侃,并没有给撒吉思其他的建议,却提醒他:如果不能将赵权收为己用,便一定不可让他前去南京府,否则将成为辽东的一个最大隐患。

只是连郭侃都不知道,此时的赵权,已经与忽察一起,正飞快地撞入郭侃为其设计的大网之中。

……

辽东的地形,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那就是“难行”!

赵权觉得,中原的文人总是在说什么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那是因为这些人根本就没来过辽东这个鬼地方。

从朔州出发,即使一人双马,但两天时间,赵权与忽察在崇山峻岭之中,也只赶了一百里的路。

山道难行,这也就罢了。现在让赵权最头疼的是,他对辽东地理的严重不熟。

东真军去年南下时,从五老山城直接向西到辽阳,而他们现在要到五老山城,还须经过一个叫作石沟的地方,而后向北再行两百里。

五老山城,赵权倒是知道,后世又称为五女山城,似乎曾经是高句丽的一个王城,被称为纥骨升城。至于石沟,在东真军中问了半天,总算有一个投降过来的高丽女真人知晓一二。

在高句丽时代,这条道路曾经是高句丽位于辽东的几个王城,与高丽半岛相互联接的交通要道。而石沟正位于这条要道的中心位置,北接纥骨升城,西南通婆娑、义州,东南联碧团、昌州;正南百多里处,便是鸭绿江对岸的朔州。

石沟四周环山,中为盆地,山水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将这一片方圆近百里的地方,冲刷而成为一片巨大的水泽。

在辽东生活的人,无论是哪个种族,都是以耕种为生,辅以狩猎。只有石沟这地方比较特殊,因土地沼泽过多,夏天多洪水,无法耕种,此地百姓多依赖打渔为生。

石沟方圆百里的盆地中,只有一条略高的山脊可以通行,石沟村正好便处于这山脊的正中间。

如果只不干派人伏击的话,石沟村显然是个最佳的位置。

人手太少,赵权没办法撒出去太多的游骑,只能探查前后五里的地方。也不可能先派人去石沟探路,那样的话影响前进的速度,反而很可能陷入只不干的包围之中。

离开朔州的两天时间里,忽察一路嫌弃赵权的小心谨慎。在他看来,凭着身边的三百蒙古勇士,天下哪里会有能挡得住自己的兵马。

这让赵权不胜其烦。

第三天一早,在两支人马准备开入石沟之前,赵权把五百个人全部召集在一起。

两部分人马泾渭分明,一边是忽察的三百蒙古侍卫,个个虎背熊腰,目光狠辣。

另一边是赵权的两百东真兵,这是赵权平生第一次自己带出的士兵,看上去气势比蒙古人弱了不止一截。但这是现今,赵权最为了解,也最能了解赵权战术意图的两百个士卒。

赵权将这些人分成四队,自己与辛邦杰、李勇诚、王铠各领一队。近一年的时间,这两百个人被赵权日夜不停操练,无论是赵权的战术意图、还是各种设计出的联络标记符号,或是彼此的进退配合作战,都已了然于胸。

在朔州的一年时间里,除了屯垦,赵权唯一的成绩,就是打造了这两百个士卒。并以五人为一组,进行武器配备:主守的两人各自一盾一刀,远攻两人一把角弓,近攻一人为钢质弹弓。除此之外,每人还配备一把钢弩、一把可折叠兵铲。

这两百把钢弩,弩臂全为钢片叠制,算是“赵氏二代”钢弩。也是赵权近一年来攒下的最大家私。此弩最大射程可达两百步,百步内可轻松击透皮甲。前些日子,要不是阿叱突然来袭,赵权来不及给两百东真兵配上钢弩,否则歼杀阿叱百人骑兵,只会更加的轻松。

单打独斗,这两百人中应该无一人是忽察手下的对手。但这两百兵对上忽察的三百兵,即便是以步对骑,赵权也有信心将他们打得找不着北。

不过,这两百个人中,也有一个很不和谐的存在,就是那个英俊的瞎子少年高正源。自他母亲死后,高正源便陷入苦痛之中,无法自拔,不食不饮了整整两天时间。直到被赵权狠狠骂了一顿之后才勉强恢复过来。

听说赵权要先行北撤,高正源几乎是以死相求,跟随赵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