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冰冰和陈九凌,姜每顺着另一条路继续走,

十分钟后,他站在了一座村子前,

村前有一片荷塘,荷叶在水中影影绰绰,

一条宽阔的柏油石桥通往村里,

村子在桥对岸,亮着点点灯光

走过石桥,终于到了伊家村。

姜每按照陈九凌说得,直接往东走,很快看见一棵大榕树。

大榕树下是小广场,小广场上彩灯旋转,正传来欢快的音乐。

“草原最美的花

火红的萨日朗

一梦到天涯遍地是花香

流浪的人儿啊

心上有了她

千里万里也会回头望。”

大姐、嫂子、婶婶、大姨们,和着音乐,快乐的跳着广场舞。

大榕树下,果然有一个高门楼的房子,

大门前,一位古风老爷子正在点亮门楼下的两站红灯笼,

红灯笼亮起,照亮门楣上“五味调和”的牌匾。

这感觉,才对了嘛。

光看广场舞,姜每还以为自己找错地儿了呢。

老爷子点亮了灯笼,看着大姑娘小媳妇莺莺燕燕地跳着笑着,板着脸往屋回,

姜每着急,喊了一嗓子:

“伊老爷子,留步!”

他大步往前迈,

来到门楼前,抬头看着伊老爷子,

只见红灯笼下,老爷子披着中式对襟棉袄,脚穿黑色手工布鞋,一头银发,精神矍铄,简直和武侠小说中描写的世外高人一模一样。

姜每顿时沉浸在对世外高人的想象中,

入戏有点过了,

姜每,一抱拳:“晚辈拜见伊老爷子。”

伊老爷子:“……”

姜每:“晚辈姜每,听闻伊老爷子威名,前来拜访。”

伊老爷子:“哦,进来吧。”

姜每愣了下,这就进去啦?不需要站大半个晚上的,表示下诚心?

姜每跟着伊老爷子进了门。

“坐。”

“好。”

“吃了吗?”

“还没。”

“老婆子,下碗面条!”

“喝茶。”

“谢谢伊老爷子,我这次来是想……”

“先喝茶。”

姜每端起茶杯,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完了。

身上的寒气渐渐被驱散了。

这时,一位满头银发的奶奶端着一大海碗鸡蛋捞面条走了进来,

把面碗和筷子递给姜每,

“谢谢奶奶。”

“吃吧,这大冷的天。”

还真饿了呢。

姜每开吃,

真香~

一会儿之后,一大碗捞面条进了肚,

姜每吃出了一头热气,

舒服地打了个饱嗝,

“吃饱啦?”

“饱了。”

“再喝杯茶。”

“哎。”

“喝好了。”

“好了。”

“那你走吧。”

“哎。”

姜每站起来,才反应过来:“伊老爷子,我是真心请您……”

“告诉他,我不去。”

“我们很有诚意的,这次真得非您不可。”

“他不是事业有成吗?不需要我了。”

“鲁师傅水平再高,他也不会做水席啊。”

“等等,是鲁家小子?”

“是鲁师傅啊。”

“不是他?”

“啊?还有谁?”

“我说呢,这次连礼物都不带了,还说他越来越不长进了呢。”

“您说的是谁啊?”

“没什么。鲁家小子叫你来找我做什么?”

“是这样,我们是神农农场的,二月初二上梁祭,想请您出山,做一场水席。”

伊老爷子猛地站起来!

银白短发抖擞竖立!

“做水席?”

“是,我知道您已经封勺了,不过这次我们的上梁祭非常重要……”

“那还废话什么!”

伊老爷子大步走到大门口,一把拉开大门,

冲着歌舞升平的小广场吆喝一嗓子:

“收拾家伙什喽!”

广场上的人们愣了一下,

已经有十几年没听过老爷子这一嗓子啦,

再一听到,好像时光回到了当初伊家菜最红火的时代,

“好嘞!”

有人高应,

人们立刻分头回家准备。

“老婆子,收拾家伙什!”

奶奶已经收拾好了满满当当的旅行包。

“姜小子,还愣着干嘛,走啊。”

姜每整个人都是呆的,

“伊老爷子,天晚了,明天再走也来得及。”

“不是二月初二吗,就剩三天了,还得采买食材,好多事呢!我伊家菜的声名可容不下一丝一毫差错!”

姜每,顿时热血沸腾。

姜每:“好嘞。”

“奶奶,行李给我,我扶着您。”

奶奶:“谢谢小姜子。”

走到门外,

只见十来位大叔、大婶已经整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