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剿匪,得有兵。

早在刚到密州的时候,赵徵就上疏调兵。

这上疏也不过走走流程而已,赵徵刚定下就藩,钟离孤柴武毅那边就早早准备起来了。

藩王本能有兵,而魏朝新建无定例,又逢战时,这里面的活动空间就很大。赵徵不碰池州战场的,直接从钟离孤柴武毅麾下调来了三万精兵。

这准备的大营,就是安置这三万人马的。

三万精兵来得很快,分别由副郞将侯忠嗣和郑元保率领,接令即发,于二月初就抵达了密州。

自此,赵徵天天往军营去,有过半时间甚至连食宿都在里面,稍事休整过后,开始操演磨合。

至二月下旬,军中已适应密州,两支军队合成一股后也初步磨合的差不多,剿匪可以提上日程了。

而事实上,前期行动其实也早就在进行当中。

粮草军备这些不用说,地形勘测前期哨兵也早已遣出。士虔提供了比较清楚的匪寨位置,由于死对头士良的原因,他对这寥信那边情况还真了解不少的,他是本地土著,十年时间水磨工夫下来也颇有些成果。

就譬如匪寨那一片的山势地形和路径,廖匪们下山更惯常走那些啊等等,提供了不少有效的线报。

不过赵徵也没有尽信,他分别遣出明暗两拨哨兵,绘制地图探察匪寨等前期工作。

三份情报合为一体,他们对寥信情况已有了一个相对深入的了解。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战策。

出征剿匪,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是急,是缓,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入山,还是采取什么策略徐徐图之,这个大方向,在战前必须先确定下来。

这类军事会议,也开了有好几次,随着情报和地形图的逐步完善,也到了定下这个战策的时候了。

入夜,各营士兵有序收兵回营,篝火点点的密州大营安静下来,位于营寨中心的正厅仍灯火通明。

赵徵、纪棠、柴兴柴义,以及侯忠嗣郑元保等几人都在厅内,厅中一张长长的大案上正摊开一张新绘的密州舆图及平阴山山势地形图。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商议,赵徵一双利眼巡睃巨大的舆图,将平阴山上下都扫一遍,他缓缓道:“本王以为,可围点打援。”

赵徵自小在父兄身边长大,自幼时就开始随军转战,他熟读兵法,皇父和魏朝的战史更研究推演多时,近两年来实战经验也很多,战事领军对他而言一点都不陌生。

甚至回京奔丧前,他就是刚自池州战场上下来的。

纪棠由于耳濡目染,她看得懂军事地图,也听得明白大家讨论,但上阵指挥她没没做过,于是认真听,比较少说话,这时见赵徵食指往舆图点了点,她凑过去定睛一看:“大堤?”

没错,赵徵点的正是大堤。

“……你是说,先填上大堤吗?”

纪棠脑子转得很快,几乎马上,她就明白过来了。

寥信军中已遁入山中多时,走山路那是人家的强项,孰优孰劣一目了然,一上来就去硬碰对手的最长处,那并不是明智之举。

所以,赵徵要先填大堤。

纪棠眼前一亮:“咱们可以采用粗填法,只要人力充裕,很快的!”

过去,密州曾多次试图填补大堤,都因寥信阻止而失败。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双方兵力相当,赵徵这边的也是精锐军,和以前五千八千那种普通剿匪军完不可同日而语。

寥信没法阻止,他若率兵下山,那正合了赵徵的意,围点打援。

来了,最好;不来,也很好,把大堤缺口粗填上,先排了水,那寥信就直接失去了最大的天然屏障了。

纪棠高兴击掌:“我觉得这战策很好!”

“末将也以为是!”

“末将也是!”

柴兴侯忠嗣等人略略琢磨,亦一致认为极好,一击掌,纷纷附和。

初步战策就定下来了。

众人马上开始商议细节,这个交给纪棠,由她与士虔等人组织人手去具体操作。大营则整军,随时奔赴汩水下游。

纪棠冲赵徵一笑,比了个手势,没问题,交给她!

这些日子赵徵忙碌整军,州内务都是她盯着的,她熟悉得很。

这事儿越快越好,纪棠一刻也不等,马上就要返回城内州衙门去。

她在站起身,赵徵也跟着起来了,他跟着她大步跨出门槛,“我送你。”

皇帝可是个惯会使暗杀的人物,纪棠自个儿回去,赵徵怎可能放心?

黑黢黢的夜色,篝火闪烁,纪棠回头,冲他露齿一笑:“那走呀,还等什么?”

……

纪棠连夜赶回城里。

前衙灯火通明大家都还忙着,士虔兢兢业业这些日子更是连吃睡都在衙门,不用找人,当即把细节商量好并连夜安排下去。

翌日一大早,州衙门公文下发至州内所有乡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