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光明正大的摆在明面处。

而且如此的话,朝廷还有利可图。

陈恪辩解道:“奸商刁民唯利是图不假,但不可否认若把贸易搞起来,是能够把海外的产物都吸纳进大明的。”

既然说到此事,陈恪就希望老朱不再以小农思想搞海禁。

这个海禁发展下去就是闭关锁关,当你的实力不足之时,而你的家里又有着令人垂泄欲滴的宝贝,只凭一把锁就能保护住这些东西吗?

“我大明好东西多的是,不需海外番邦的。”老朱脸色不喜出言道。

好东西多,储备金银还需想这么多办法?

陈恪嘟囔着,道:“狭隘。”

陈恪这话只是随便说说,他没想当面锣对面鼓的与老朱来个死谏。

朱标还在这里呢,若实在重要,他完全可以转换渠道,与朱标谏言。

与朱标谏言成功的概率可比与老朱谏言轻松太多。

只要与朱标谏言成功,朱标是会想办法与老朱说的。

陈恪出言,老朱两眼一瞪,反问:“你说什么?”

陈恪哪敢承认,只道:“臣没说什么,臣什么都没说。”

陈恪否认的快,老朱却并不买账,道:“别以为咱没听清,你说谁狭隘呢?”

既然听清楚了,那何必还要再问。

陈恪只能道:“臣说自个儿。”

谁狭隘显而易见,不是说承认了狭隘就狭隘的。

陈恪开口,老朱倒也不再追究,直接抬手,道:“行了,海上贸易之事别再提了,出去。”

老朱开口,陈恪也不好再说。

其实,无论是走倭国银矿还是海上贸易,都不会太容易。

陈恪所言的这些不过只是金银铜储备罢了,想要让宝钞流通起来,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的。

老朱不愿再听,陈恪也没法说了额。

这些事情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还是得循序渐进,让老朱慢慢接受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