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长乐公主的下场
牧晚秋听说这件事的时候,这件事已经发酵到了一个不可控的地步,百姓们对长乐公主的讨伐,甚至让牧晚秋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便好似一切都回到了荣华公主案揭穿的时候。
牧晚秋心中生出一个预感,长乐公主这次只怕要栽了。
她的恶行跟荣华公主相比的确要轻很多,毕竟荣华公主是有确凿的既定犯罪事实,而长乐公主却只是唆使旁人犯罪,且犯罪未遂,她的手上并没有沾染人命。
但是这件事却是触了众怒。
现在民间到处都是关于这件事的讨论,每个人都对她口诛笔伐,大家都将她跟荣华公主类比,觉得她们都是同一类人。
普通百姓的力量有时候很弱小,但有时候却很庞大。
强大的民意凝聚在一起,就会爆发出空前强大的威力。
而这件事最大的苦主谷万生更是紧抓着此事不放,他接连好几天都在朝堂上诉苦,只求皇上彻查此事,还他儿子一个公道。
谷万生这次之所以敢这么刚,是因为受了萧子恺的授意。
萧子恺为什么要这么做?当然是因为他发现了聂皇后有意扶持萧子烨。
明明他才是最有希望的继位者,聂皇后却对他的示好视若无睹,竟然选了萧子烨那个莽夫。
现在,长乐闹出了这么一桩大丑事,萧子恺当然不会轻易放过。
有了他的支持和撑腰,谷万生的底气便足了许多,即便长乐公主是皇后的女儿,他也照参不误。
而那天去青楼的,还有其他官员的儿子,这些官员也都一起上折子诉苦。
而聂皇后同样日日到孝文帝跟前哭诉,声称长乐是无辜的,且也根本没有人员伤亡,那些朝臣紧抓着此事不依不饶,未免有些太上纲上线。
原本孝文帝也觉得那些朝臣太上纲上线,他也并不打算真的对长乐做出太严酷的惩戒。
但是,当他知道了民间有关此事的热议和传言之后,他原本想要将这件事轻轻揭过去的想法就被迫打消了。
这件事所引起的后果,比孝文帝预想中要大得多,这完全超出了孝文帝一开始的预料。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便是帝王,也不可能完全罔顾民意行事。
荣华公主之事,他花了很大功夫才渐渐平息,眼下长乐又闹出了这样的事,还掀起了比当初更加迅猛的热议,这让他不得不生出了深深的警惕。
后来,朝堂上关于此事的议论更多了。
便是那些与之无关的朝臣,也开始纷纷谏言,只有少数朝臣是站在长乐公主那一边,大多数人都是建议皇上严惩长乐公主,以儆效尤。
在民意和朝臣的双重压力之下,孝文帝不得不做出了裁断。
“长乐公主戾气深重,险些酿成惨案,天子犯法,亦是与庶民同罪。
为对她施以惩戒,酌将她的公主之位贬为郡主,并到京郊的尼姑庵中带发修行自省。
在庵中,她不能有奴仆伺候,凡事皆亲力亲为,更不能食荤腥肉类,除了不需剃度以外,其他的一应事项,皆需与庵中的尼姑一样。”
孝文帝做出这个裁断,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他不可能因为这件事就将自己女儿处死,也不可能对她打骂用刑。
至于罚俸,这样的手段必然不能让那些难缠的朝臣和百姓满意。
禁足是孝文帝惩戒皇子后妃的常用手段,然而这时候若只是普通的禁足,也根本不足以服众。
毕竟若是在府中禁足,她也就是失去了自由罢了,其他的各方面也都一应如常,所以,思来想去,孝文帝便索性将她打发到尼姑庵去带发修行,好好反省她的错误。
再加上从公主降为郡主,两个惩罚加到一起,既不会太重,让孝文帝心疼,也不会太轻,让百姓们不满,这分寸拿捏得刚刚好。
孝文帝自觉自己是网开一面了,然而,聂皇后听到这个结果,却还是觉得眼前一黑,险些直接晕过去。
她的女儿是最尊贵的嫡公主,更是唯一的嫡公主,就因为一场还没来得及烧起来就被扑灭的火灾,皇上就要将她贬为郡主,还要让她去尼姑庵带发修行!而且,还特意强调了那些严苛的条件!
她自小金枝玉叶,何曾吃过这样的苦?
若是没人照顾她,她在尼姑庵里要怎么生活?
聂皇后当即就哭诉到了孝文帝的跟前,连连求他收回成命。
但是孝文帝却是态度坚决,并不肯做出退让。
甚至因为聂皇后的哭闹,他原本对萧雨薇的心疼都变成了微微的不耐烦。
“若不是她心思狭隘,因为那么一件小事就命人要烧了整座青楼,又如何会落得这般下场?”
这件事她做了也就罢了,却又做得不干不净,留下遍地的把柄,孝文帝心中对萧雨薇未必就没有怒其不争的失望。
聂皇后听到孝文帝这满含怒意的话,原本还要求情的话一下就卡在了喉咙里。
她了解孝文帝的性情,也知道他现在已经很是恼怒,自己再多说什么,也起不到任何作用,说不定反而会适得其反。
聂皇后心中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最后,她直接来了一个神来之笔——她直接让孝文帝将楚非恒一道也送去寺中带发修行,此事纵然是萧雨薇的错,但楚非恒也并非全然无辜。
既然要罚萧雨薇,也不能把楚非恒落下。
她既然不能让女儿免于责难,那就要拉个垫背的!
女儿之所以会落得这么一个下场,全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