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种植之外,大东堰另外一个传统优势产业,就是养殖。

老百姓们除了外出打工之外,就剩下了种点什么,养点什么这两条路了。

除此之外,他们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好的致富门路。

平湾镇基本上没有产业,在家务工都没地去。

养殖,现在成了规模的也就是王清力的养猪场。

这两年非洲猪瘟泛滥,王清力的猪场可是一枝独秀,每年几乎连一头病死的肉猪都没有,这才让他赚了大钱。

所以王清力的猪场,也算是大东堰养殖项目的一个龙头,很多跟着王清力一块养猪的群众,也都是挣到了钱。

不过,还是要清醒的看到,养猪这两年虽然很挣钱,但是非洲猪瘟早晚都要过去,猪肉价格暴涨的现状,也早晚都会结束。

猪肉价格还是会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不过哪怕是猪肉的价格回落,可王清力的的猪场,早就已经形成了规模,有了规模,就不怕价格涨跌,因为至少可以确定不会赔钱,无非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所以对于王清力的猪场,刘飞扬就更没有过过多干涉了,刘飞扬相信王清力自己可以,不需要别人胡乱插手。

另外一个养殖项目,刘飞扬将重心还是放在了家兔的养殖上。

上一次,因为老张家的兔子事件,大家都对养兔子产生了一丝丝的恐惧心理,担心自己养不好兔子,所以大家的积极性都是骤降。

就连老张也是如此,他为上一次盲目的扩大生产,极度后悔,后来,在刘哥的帮助下,虽然剩下的兔子都保住了,但是最终还是赔钱了。

他现在欠了非常多的外债,所以一听刘飞扬说还要让他们养兔子,老张连连摆手,摇头拒绝:“飞扬,我可是不敢再养兔子了,我觉得我要是再养下去,我连家都没了。”

“不想翻本了,不想靠着这挣钱了??”刘飞扬反问道。

“想翻本,也想挣钱,但是不想靠着养兔子了。”老张是彻底的赔怕了,再加上张婶这几天一直在跟他闹离婚,说啥这一次老张也不打算养兔子了。

可是老张不养兔子怎么行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大东堰村养兔子的风气就是老张带起来的,去年老张家的兔子染上了兔瘟,损失惨重,可是说来也奇怪,也就老张家的兔子出事了,其他那些群众,也都养了兔子,只不过养兔子的规模都比较小,所以人家都赚钱了,就老张一家赔钱了。

可是,现在想要将家兔养殖打造成为一个大项目,就必须要让老张来当这个带头人,没有老张来当带头人,养兔子几乎就没有任何说服力。

所以刘飞扬还要想办法,做通老张的工作。

几次三番的入户,包括帮助申请养兔子的贴息贷款,帮助协调场地,申请让老张专门去学习兔子养殖的技术等等之类的优惠政策。

这样反复的上门做工作,还帮助老张一家申请了如此多的优惠政策,甚至于刘飞扬还信誓旦旦的保证,这一次肯定能赚钱,而且还可以靠着这一次挣到的钱,还清他一身的债务。

这样的条件,最终还是打动了老张,老张决定和刘飞扬一起,再拼一把。

而且,这一次,家兔养殖,同样成立了合作社。

大东堰玉兔养殖合作社。

玉兔,还是刘飞扬给取得名字。

玉兔合作社联合了多家养兔子的群众,轰轰烈烈的开始了养兔子的计划,家兔养殖还是很有优势的,而且算是大东堰的特色产业。

什么叫做特色,人无我有就是特色。

目前为止,成型的家兔养殖项目,不仅是平湾,就连复阳县,大东堰都是独此一家。

所以这也是之前大东堰的兔子畅销县的重要原因。

换句话说,只要是大东堰的兔子养成功了,就不怕没有销路,也不怕卖不上价钱。

明摆着赚钱的买卖,但是就是技术难度有点大,不过要是能把老张培养起来了,那老张也算是致富带头人。

玉兔养殖合作社也成立了,老张被村里出钱,送到了省城找专业的养兔专家,养兔大户去学习取经了。

跟他一块出去学习的,还有另外两个养兔子的群众,一行三人,正好结伴,而且一个人会技术也不行,他们三人学习完了回来,还是要将学习到的技术,给

(本章未完,请翻页)

所有合作社的同志们,都好好传授传授。

这样一来,大东堰的发展项目,基本上就捋顺了。

种植,是以李刚的香菇种植基地,万家蔬菜农场合作社为龙头,再加上本身老百姓们自发发展的草莓采摘园,梨园,还有传统的小麦,玉米种植,靠地吃地的发展模式,已经基本形成。

养殖,则是以王清力的猪场这样的传统养殖项目,和大东堰玉兔养殖合作社为主的特色养殖项目为带动发展的发力引擎。

这四个项目,不仅承载了刘飞扬个人的期望,还承载着大东堰村800多户,2600多名群众的致富梦,小康梦。

而且关键是,这四个项目,基本上可以辐射带动所有的贫困群众,带动他们脱贫致富。

刘飞扬时时刻刻都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