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老农民朱孝先

北方某省古陵市辖四县三区。虎山县与市区紧挨,南面临海一带是虎南县,两县被一座虎山隔开。

据地理学家考证,这里的地貌形成于太古时代,因火山岩喷发和酸性岩浆侵入,形成了一个拗陷盆地。区内以低缓丘陵为主,间或有一些小形块状凹陷平原。

虎山距市区约40公里处,东西走向,东高且阔,绵延几十公里。

传说早在远古时代,这里森林茂密,野兽出没,原住民以打猎为生。由于临近大海,经常发生海啸,海水有时淹没几十公里,百姓深受苦外。

有一位猎人住在距海边很近的地方,靠打猎到内地交换粮食。有一天在山上发现了一只奄奄一息的小虎崽,带回了家。正巧家里的狗生崽,就交给狗喂养。

这虎崽长大后,猎人几次想把它放归山木林,却硬是不肯走。不管放多远,都能找到猎人的家。猎人只好留下了,用打来的野兽喂养。

一般的老虎能活二十多年,这只虎活了三十多年仍然健康。猎人老了,怕老虎留下来伤人,硬是送进了森林。

不料当天晚上,海上风大浪急,排排海浪卷向内陆。许多人知道发海啸了,携家带口向内地转移。

三天后大家回来一看,海水不仅没有上岸,而且在沿海岸几十公里的地方突起了一座山,硬生生的把海水堵在了外面。

“是老虎!”不知是谁叫了一声。

大家认真一看,突起的这座山最东头是笔直的峭壁,临近山顶怪石嶙峋,重叠高耸。像一只张大嘴的虎口,奇松挺拔乱石之间颇似虎须。最为令人惊奇的的,山顶朝东方向,有三横一竖的石缝,构成了清晰的“王”字。

山势由东向西逐级落低,出现一段丘陵式的腰部。西部又突起,形成了次高峰,恰似虎尾。而中间部分,构成了虎腰。

登高远眺,像一只刚刚睡醒伸着懒腰的猛虎在打哈气。

“是我家的虎崽!”猎人似发现了秘密,叫了起来。

不管是不是,大家都信了。都说是老虎报恩,在海啸上来的关键时刻卧了下来,挡住了海水。

后来人们把这座山称作虎山。

虎山的虎头峰约400余米,虎尾峰不足300米,虎腰部分海拔不足200。由于这座山横垣在南海与内陆之间,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气候和生活习惯。

虎南县在虎山的南面,海岸线五十多公里。由于临海,海风侵蚀,气候多变,大部分人以渔业为生,只有远离海岸线的村落在虎山下,靠农业耕种。

县城位于虎山腰部依山而建,山的北面就是虎山县。

由于虎山阻隔,交通不便,这里的人很少到古陵市。以前虎山腰部有几条踏出来的小路,坡度较陡,骑自行车的话,有较长一段路要推着走。开车需要绕过虎尾,多走几十公里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市里为了发展渔业和沿海开发,投资建了一条高等级公路。在虎山腰部开凿了一条几公里长的涵洞,解决了虎南县到古陵市的交通问题。这里的人开始自己到城里卖鱼,也有农民进城讨生活,日子也逐渐阔綽起来。

老农民朱孝先是虎南县虎山乡虎山窝村人,也就是传说中猎人曾经住的地方。

虎山窝位于虎山南坡山凹里,村三百余户。据说这个村的人是明末清初躲避战乱逃难至此建村,以朱姓为主,当时称国姓村。

三面是山,南侧有一块坡度较缓的耕地。山上大部分农田都是农业学大寨时建起的梯田,后来发展了果林。

山上树木茂盛,布满了杂草灌木。耕种收获靠的是牛拉肩扛,以前住的是海草房。

用于建造海草房的“海草”不是一般的海草,而是生长在5~10米浅海的大叶海苔等野生藻类。海草生鲜时颜色翠绿,晒干后变为紫褐色,非常柔韧。人们把用石头垒起来的房子,在上面海草从下往上一层压一层地苫好。这种房子除了有防虫蛀、防霉烂、不易燃烧的特点外,还具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百年不毁等优点。

后来生活提高了,有了砖瓦,这种房子越来越少。只剩下周边一些没有人住的房子还是海草苫的,成为历史的见证。

朱孝先的父亲朱延祖以前只有四亩地,主要靠砍柴为生。由于熟悉山里,抗战时被地下党发展为堡垒户,就是信得过的贫农。遇到鬼子或顽固派来袭,都是由他指引着到虎山躲避。

虎山陡峭,植被茂密。以前山上有一些儿狼、狐狸等小型动物,后来基本绝迹了。现在只有像獾、兔子、野鸡等。

朱延祖家有一把猎枪,那种打铁砂子的。上山砍柴的时候他都带着,一方面护身,另一方面顺便打点野味。打的兔子或野山鸡一般不到集市上卖,除了自己吃就是送给街坊邻居。

抗战期间,正当壮年的朱延祖还是以砍柴为生。天天到虎山砍柴,再挑到县城里卖。

有一天,他砍满了柴,坐在虎山顶上抽袋烟。突然,他发现南面过来一支队伍,枪头上还挑着一个白旗。转身向西看,北坡从古陵方向也有队伍过来,而且已经散开向虎山运动。

“不好!鬼子来了!”朱延祖突然想到虎山南侧山凹里有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