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袁海乔的理解,一百多亿的市场已经相当大了,在国内很少有私人公司能拿到这么大的市常

但是,李向东既然这么问了,那肯定不是要这个答案。

一番思索之后,袁海乔尝试性地问道:“李总,你该不会想往新能源乘用车发展吧?”

“从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恐怕不是几年时间就能突破的……”

“国内严重缺乏技术人才,如果全部用国外的人才,工资高是一方面,他们愿不愿意来还是两说。”

李向东听后追问道:“你觉得,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在我们国家有多大的市场?”

袁海乔应道:“如果只是说市场规模……我们国家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收入提高是挺快的。”

“再过个两三年,乘用车应该能有三四百亿的规模,当然,这只是我估算的。”

李向东点了点头,这个数字和他了解得差不多,说明袁海乔还是下了功夫的。

他继续说道:“所以,眼前有个三四百亿规模的市场,我们为什么不去争取呢?”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研发人员要从哪找?李总,可能是我想的太少,我真没想出来有什么解决办法。”袁海乔能感觉到,李向东是有办法的。

和李向东合作一个多月,袁海乔也对李向东的脾气有了了解。

作为老板,李向东很喜欢引导他们的思路,而不是直接告诉他到底是什么。

只见李向东说道:“你对熊国有什么看法?他们的工业水平怎么样?”

“熊国?论工业水平,总体来说比米国还是差了点,当然,有很多方面,特别是重工业,比米国还要发达。”

袁海乔说着话锋一转:“不过可惜啊,熊国已经不存在了,这么强大的国家落得如此下场,被分成几块,现在非常动荡,我估计那些重工业的设备会被……”

袁海乔说到一半就愣住了,他似乎知道李向东到底是怎么想的!

李向东见状笑道:“看来你已经知道我的想法了,不愧是高级人才啊,心思缜密。”

袁海乔则是说道:“但是他们那边现在很乱吧,而且不是想去就能去的。”

李向东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一个证件,说道:“我已经提前准备好了,这是我托刘主任帮我办的证件,我们是以科学交流的名义去的,只要别惹事就行了。”

听到这话,袁海乔兴奋起来了:“李总,我不是奉承你,你绝对是我见过最有投资眼光的老板。”

黄文月附和道:“我也是这种感觉,我之前也见过不少所谓的大老板,但是说实话,他们的投资眼光没法和李总相比。”

“哎,你们别说了,再说我都要骄傲了。”李向东笑道。

实际上,也不是他有眼光,在他穿越之前的世界,很多东西都被扒出来了。

熊国在裂成几块之后,资产价格以数十倍的杠杆缩水,大量外资涌入,把这些优质资产抄底。

一辆造价几百万的坦克,五千块就卖掉了,甚至不如废铁值钱。

初步统计,这些外资靠着抄底,获得的收益高达几十万亿!

几十万亿是什么概念?相比之下,李向东的事业根本不值一提。

现在李向东也准备过去减点面包屑,那些蛋糕需要大背景的人才能吃到得到。

而且,对李向东来说他有一个优势。

虽然那些外资对熊国的技术和资产感兴趣,但是他们有某种偏见,所以不会聘请熊国的高级技术工人,最多就是挖几个顶尖的科学家。

导致熊国有大量优秀的工程师找不到工作,这些人的要求应该挺低的,能有口饭吃就行了。

而李向东对熊国可没什么偏见,对他来说,只要是人才就行了。

和袁海乔、黄文月两人讲清楚之后,李向东吩咐两人做好准备,下个星期就要出发。

然后又让张团圆去换一点外汇,换成熊国的钱。

结果张团圆去银行问了一趟,两手空空就回来了。

她告诉李向东,现在熊国的汇率一天一个样,贬值的速度太快了,不如等到要出去的那一天再换。

李向东听后也是相当吃惊,他其实只听过说熊国分成几块,资产价格和汇率崩盘。

但具体是什么样,他没有了解过,现在看来,远比他想象中的还要严重!

这种动荡,也就意味着危险!

不过,机会一向适合危险并存的,正所谓危机,危险和机遇嘛。

经过一个星期的准备,李向东带着袁海乔和潘思言一路北上来到边境。

出发之前,李向东整理一番自己的资产,现在账面上能动的资金大概是三千万。

这个数目,如果是放在其他发达国家,基本买不了多少尖端设备。

但是在熊国,那就不好说了。

北边的天气已经很冷了,李向东提前准备好了羽绒服。

结果袁海乔和黄文月没有想到这一茬,于是落地之后,李向东把两人安排在有暖气的旅馆,然后出去先买了四套抗寒的衣服。

准备好之后,李向东带着两人来到距离边境线只有几百米的一处酒店。

在酒店的二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