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需求,而孩子也因为这种需求是渐渐趋向于“少”的。越少越宝贵,越少越是“宝玉、宝贝”。

###

历史上第一个亲子疑案就是秦始皇嬴政的身世,各种猜测。

首先我们要知道,和平与战乱时期社会是不同状态。和平时候才讲礼法,用于约束自己并约束他人,战乱时期就是胜者为王,无论男女,掌握了实权,立于高处,就会生出许多是非来。因为朝不保夕,往往生命都是危在旦夕的,并不像和平时期的婚丧嫁娶一样有许多要求。曹操破城之后,敌军投降,是连对方将领的妻妾女儿都一起抢来的。不能以后边明清的社会状况去推测战国的情况,是不一样的社会形态,那时候孔子还没有被宣传为圣人,只是百家争鸣里面的一个。那时候的女性,也都是学不少本事的,不像后来都关在后院不准出门。

秦国在春秋时期就是一个边陲小国,养马护驾有功被封诸侯。冷兵器时代,战马就像打猎有猎狗一样,是强势兵力,所以他们被封实际上还是因为兵强马壮,护驾只是赶到了事上。

从商鞅变法到张仪合纵、远交近攻,秦国的统一路线是几百年36代,一以贯之的,这并不是秦国国君一家在努力。我们要知道,古人是以族为姓,族发展的大了就是国,也就是秦国出去的人都是一个或者几个姓,很可能被外派的秦人质子很多都姓瀛,但实际上他们都只是秦人,而不一定是国君后代。

商鞅提出的就是中央集权,把权力和能人贤士、物质都集中在一处,不分散,也不用血缘进行分封,这就是其他国家都不用商鞅的原因,打击了贵族利益。这从嬴政继位之后,李斯改革,招用贤能人士,废除贵族封土制就更加清晰了——他们内部一直就没有使用分封制和贵族统治。这以后的王朝,只要开头封王,后边不出三代就要废王,即使封土也不再裂疆,只给石碌不给兵权。唐朝的改革就致力于废除所有贵族的私兵,明朝的王室都只是养着,无兵就不可能造反。

这样一来的话,吕不韦是被秦国派出去的,到处看看,甚至也像张仪他们一样,行的是纵横之策。以经商的名义,就不会到处被追杀了。后边吕不韦出任相国,文武都有成绩,除了说明他很能干以外,也是说他手下有一大批为他效忠和所用之人。

异人是被派到赵国的人质,实际上也是秦国远交近攻策略的一部分。怎么知道咱们关系好呢?怎么保证我们不打你们呢?把我们国君的儿子放你们那里一个,如果我们打你们,你们就杀了他。实际上来说,战国时期经常交换质子,秦国国君也不可能生那么多儿子,这异人应该也是秦国人,很可能是秦国国君的亲戚或者当时认的义子,像南安王妃认贾探春一样。但是已经在“国际”上承认的父子关系,不可能说异人回去之后就不认了,异人就拥有了继承权。

这里面提到赵姬,史记说的是“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异人离开之后,嬴政母子被皇室追杀,赵姬的家人把他们藏了起来,竟然真活到了异人继位来接他们。豪是豪门大户的意思,赵是国姓,两国开战是国仇,能躲过王室追杀,赵姬很可能是郡主,如果是王室女的话,就说是“国君宗族女”。大概就是吕不韦转到赵国,谈合作,异人一直无妻,就说:“我们国的王子在这里做人质,国君说给他说个媳妇,你们放心,过几年肯定是要接回去的,不会一直在这边坐牢。”赵豪家想了想就说:“我家有女儿正欲嫁,把她嫁给异人吧,正好去了秦国也承蒙你照顾,咱们结了亲也好合作交流。”一拍即合,赵姬就嫁过去了。女孩子嫁人都是十四五岁,再是有本事,学了不少东西,家人教导的不错,像薛宝钗一样,但心理都还没有长开,见到外人特别是男人还都害羞得不行。除非是从小养的歌舞伎,不然怎么也不至于跟吕不韦发生什么关系。以吕不韦的年纪,他也不至于专门去相看赵姬,哪怕真去看了,十几岁的小女孩都不好看,没有女性魅力,也不至于怀孕了被送给异人。如果真是歌舞伎,在赵国没有“豪家女”的根基,不可能在丈夫逃跑之后躲过赵国国君的追杀的——孤儿寡母,饿都能饿死。

从初始到结尾,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女性的分层比男性更为严重。尊贵的层级甚至压在政权之上,贫弱的层级则直接是最下层的生育工具。当然,极端都是走向灭亡的,贾府子孙衰败与走向灭亡是一致的。贾府的丫鬟们都不愿意出去嫁人,除了潘又安那样的无能之外,大多穷苦人家是“贫贱夫妻百事哀”。刘姥姥那样的人家还算是中富农,可以想想贫苦人家如何度日。

赵姬家人跟吕不韦谈合作,送他美女的可能性也很大。那时候的姬都是有身份的女子,“蔡文姬”类似现在“蔡文女士”的意思。被送的女子大多都是女奴,卖身契在主家手里,说送就送了。赵姬如果是送给吕不韦的女子,就不会说她是“赵豪家女”,而是说“赵家奴”。当时没有对女奴负责任的说法,吕不韦走了之后,这女奴如果怀孕的话,就会作为赵姬的陪嫁一起带到异人那里,以便于异人以后回秦国,把他们再转送给吕不韦。赵姬他们逃亡的时候,两国正准备交战,有没有把吕不韦的孩子推出去做挡箭牌就很难说了,因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