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95年,后秦皇帝姚兴率文武百官前往大慈恩寺朝拜的时候,中国北方大地气氛却是异常严峻。
就在北魏与后燕接壤的平阳城内,北魏兵马调动频繁。
原来,上述文书说道刺客刺杀拓跋珪未遂。
拓跋珪大怒之余,亲命独孤聪负责查探刺客行踪。
独孤聪经过侦查得知刺客在逃亡时留下后燕印记的匕首,随即禀告拓跋珪。
拓跋珪眉头紧锁:“独孤贤弟,此事你怎么看?”
独孤聪道:“以臣弟看来,此事可能与后燕无关,至于说刺客是何身份,还需要擒拿之后审问便知。”
拓跋珪点点头,道:“言之有理。”
独孤聪接着进言道:“陛下,刺客既然已经逃亡后燕,而后燕向来与我大魏有交往,不如差遣使者前往要人如何?”
拓跋珪道:“理应如此,只不过差遣谁去呢?”
独孤聪沉思片刻之后,道:“不如臣弟亲往一趟如何?”
拓跋珪摇摇头道:“这怎么行,贤弟新婚燕尔,况且此去邺城路途奔波怎么可以呢?”
独孤聪微微一笑:“陛下不必介意,我素闻后燕慕容垂乃当世英雄,早就打算一见,更何况我朝与后燕交壤,如果我大魏想要向南发展,必定受制于后燕,不如我此去正好探查一番后燕的虚实。”
拓跋跬听了独孤聪一番分析,不由得连连击掌,随即站起身子,走到独孤聪面前。
“贤弟真不愧我大魏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啊,如此甚好就依贤弟。”
两人商量一毕,随后拓跋珪挑选良辰吉日厚礼,亲自挑选数百名武士负责保护独孤聪安全。
闲言少叙,独孤聪率领的北魏车队浩浩荡荡的南下后燕都城邺城而去。
独孤聪那是北魏国的使臣,又被拓跋珪封为辽王,一路之上当然是畅通无阻了。
这一日,大队人马距离邺城不过三十余里。
前面派出去的前哨人马来报:“启禀王爷,燕国慕容垂派出二殿下慕容农在城门外迎接。”
独孤聪点了点头道:“你且回复了去,就说本王随后就到。”
说完,独孤聪命令大队人马加速赶路。
独孤聪心说这慕容垂果然老辣,表面礼数还算不错,派出了二太子慕容农来迎接,只要不是一般的大臣,这样北魏的面子算是挣了回来,自己回去也好向拓跋珪交代。
独孤聪是一马当先,距离邺城一箭之地时候,远远的看见城门大开,一哨人马是分列左右,中间有几个文武大臣模样的人。
走进一看,只见中间有一位不胖不瘦、不高不矮、年龄不过三十来岁,从着装打扮和气质上看,定是慕容农无疑。
果然,不待独孤聪下马,慕容农紧走两步来到独孤聪面前。
独孤聪见状连忙下马,正要搭话。
慕容农抢先一步道:“哎呀,旧闻燕秦候威名,今日一见可谓三生有幸埃”
独孤聪一听这慕容农称呼自己为燕秦候,心说这慕容农无非是想用以前他们慕容一脉慕容冲封自己的官职来拉拢自己。
独孤聪故作正常的表情回道:“让二殿下前来迎接,聪,不甚惶恐埃”
“唉,独孤兄那里的话,想当年你也是我慕容氏大燕的肱骨之臣嘛,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慕容农上前一步拉着独孤聪手道。
独孤聪道:“承蒙殿下还曾记得此事,只是如今物是人非了,一路之上我见大燕如日中天,不甚欣慰埃”
慕容农道:“独孤聪,你我不要在此处叙旧了,不如与我同乘马回宫路上再叙如何?”
独孤聪点头应允,随着慕容农进宫面见慕容垂去了。
慕容垂修葺邺城的时候也是有一番思量,毕竟邺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正好被当时的东晋、北魏、后秦夹在中间。
所以,慕容垂将皇宫建在邺城靠东门的位置,因为东边是他的胞弟慕容德的势力范围,如果万一有个闪失可以第一时间逃奔胞弟。
独孤聪一路上是边走边观察慕容垂治理下的后燕,不由得心中暗自称赞,心说有此人在北魏想要南下势必登天还难。
正想着,不觉来到宫门前。
守门的侍卫一看是慕容农带着北魏的使臣,哪个敢怠慢,连忙打开宫门。
就这样,独孤聪随着慕容农来到金殿之上。
只见大殿后燕满朝大臣两侧分文武站立两列,当中龙椅之上端坐一人,正是慕容垂。
独孤聪拿眼睛快速的瞧了一下慕容垂,不由得是倒吸一口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