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山,是横亘在草原与中原边境上的绵延万里的巨大山脉,是划分草原和中原的天然分界线。千百年来,每到深秋时节,寒风乍起,成群的大雁就会从北方草原上向着温暖的南方迁徙。在路过雁山的时候,总会纷纷落下,寻找河流湖泊、茂密山林住脚休息,久而久之这座山脉就被称作雁山。雁山山脉护卫着大燕边境十二州,这十二州都是驻扎重兵的州府,连起来就是一条完整的防御线。雁山山脉主峰就叫雁山,是一座高大雄奇的山峰,山下就是大燕幽州。这里是草原通往中原腹地的最便捷的通道,也是历次北戎南下攻击的重点。

中兴十年的狼山之战后,大燕帝国重建幽州,把从北戎手里解救回来的百姓和参加狼山之战中负伤后解甲归田以及获得军功的将士按其本人意愿安排在幽州。大燕国土辽阔,虽经十余年的休养生息,但近四千万的人口和辽阔的国土比起来还是太少了。狼山之战战死十余万将士都是青壮,战时为强军,平时也是生产的主力。十余万青壮埋骨沙场,虽不至于动摇大燕国本,但损失也是非常巨大的。而幽州做为百战之地,又被北戎大肆烧杀一番,到了几无人烟的地步。因此,大燕重建幽州首先就是尽量补足人口上的空缺。除了从北戎解救回来的百姓,解甲归田的将士外,又从各州迁来五万于百姓充实幽州。总算勉强让幽州恢复了些许人气。

大燕以武立国,首重军功。军人的地位在大燕是很高的。大燕帝国民分四等士、农、工、商。即便是身为一等的士即官员贵族和读书人,见到有军功的农民也要以礼相待,如果一位身价万贯的巨富,见到有军功的人,哪怕他是光着脚抗着锄头的农夫,也要马上让于道旁,拱手行礼,如若不敬会被官府治罪的。大燕实行均田制,每个男子成年时官府都会按照户籍名册分给二十亩永业田,三十亩口分田,女子减半。立过军功的按功勋大小赋税逐次减免不等。因此上即便是那些受伤致残的将士也不愁找不到媳妇过不了日子。只要是不懒不馋,踏实肯干的,就算过不上大富的生活,小康还是可以的。大燕扶持农耕,提倡多生多育,人口的增长也是各地官员考评优劣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北方边州,多次征战男丁本就较少,那些参加狼山之战的伤残和解甲归田的将士一到幽州就受到地方官员的热情接待,用地方官员的话讲只要是我大燕的好儿郎,只要是我大燕的有功将士,没的说,大姑娘小媳妇只要是没成家的单着的随便挑。村正里正们更是热情保媒拉纤干的是乐此不疲。没办法,地有的是,缺人呀。这些将士们的待遇还真是不低,分田娶媳妇不说了,连房子都给盖好了。每户还分了耕牛、种子、农具。娶媳妇的时候村正、里正还有县上的官员还给送来茶米油盐,生了孩子还有一贯钱、两只羊的奖励,这些都是国家给的。各级官员要想贪污这些,一旦被民间举报或是被遍布国的巡察御史查出,那些贪腐的官员就会被请去喝茶,下场比较凄惨,轻的丢官罢职,重的人头落地。大燕吸取了前秦的教训,严格按照太祖武皇帝的遗训制定实施善民富国之策,各级官员基本上能够做到按策施政。良好的政策,有效的机制,强力的管理机构,较为清明干练的官员阶层,使得大燕的各项国策顺利实施,为大幅度提升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雁山脚下幽州山塬县是最靠近草原的一个县,雁山主峰大半就在这个县里。在雁山脚下的山湾里有一个百十户人家小村庄名叫柳林铺。顾名思义村子的周围长满了柳树,一条弯弯的小河从村前流过,这条河的两岸长满了不知名的野花,每到花开时节花香四溢,引来无数彩蝶在花间飞舞,河水清澈平缓,两岸绿柳如荫,繁花似锦。微风徐来,片片花瓣随风落到河面上随着河水流淌,仿佛是一条花河一样,这里真是个迷人的好地方。山塬县县令来过后不住赞叹特命名这条河为流花河。不过现在是看不到的,因为正是隆冬季节,只有到来年开春才会看到那样的美景。

隆盛十年正月十五,正是大燕上元佳节。在这天柳林铺的各家各户都会像大燕所有百姓人家一样制作彩灯。等到晚上村正就会组织大家聚集在村中祠堂前把点燃蜡烛悬挂起来,互相比较,优胜者会得到村里的奖励,通常是一只羊,或是几只鸡什么的,不在奖励多少图个热闹红火。除了观灯还会燃起篝火,村人载歌载舞,踏歌狂欢。人们成群结队,手挽着手,踏地为节,边歌边舞,气氛十分的欢乐热闹。古人曰:“新正月圆夜,尤重看灯时”说的就是上元节。这一天是大燕国的节日,可谓普天同庆,举国欢腾。

柳林铺不同于其他村庄,这里是解甲归田的将士组成的。连村正孙山当初也是负责后勤的书记郎,虽然不入流,但在村里却是文化水平最高的人了。这不一大早孙山领着小儿子孙柱沿着村里的主街往祠堂走去。孙柱一边敲者手里的铜锣一边喊:“各家各户赶紧扎好彩灯,午后送到祠堂去,去的时候带一捆柴,乡亲们不要忘了。”路上相熟的人遇见了笑着跟爷俩打招呼。孙山满意的摸摸八字胡,他是应该满意,大儿子在家种田打猎,二儿子在边军当斥候混得还不错都是火长了,小儿子孙柱今年十六也快成年了,等到成年分了田,再给娶房媳妇那日子该是多红火呀,想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