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还赶着牛车,肯定是起了大早大老远进城来的。

这会儿吃油饼的人还不多,城里人起得晚。

有了前面的活络话,韵秋就赶紧趁机和大娘攀谈了起来。

大娘夫家姓郭,正在炕饼的就是郭大叔。

听郭大娘说起自己家就在后面的胡同里,老两口支锅炕了几十年的油饼子了。

韵秋心里大喜,按理说找这样地地道道在县城生活了几十年的郭大娘打听消息是最好不过的,从哪家的碳好烧,哪家的布料,哪家的水粉品种多,到街头巷尾的流言蜚语,应该是就没有她不知道的!

郭大娘问她怎么打听这些,韵秋从包袱里拿了两朵精致的头花给她看,“大娘,这些都是我亲手做的,就想着能去铺子里换些钱,只是乡下人进城少。。。。。。人生地不熟的连铺子门朝那都不知道。大娘一看就是个热心人,我也就厚着脸皮子求您一定要帮扯一把。当年我爹。。。。。。前几天才凑齐了钱把我赎出来。。。。。。除了小兄弟,家里还有个奶娃娃的小侄子,这么多张嘴靠我大哥一人养活。我啥也帮不上,就想着做些头花换些钱能贴补一点是一点。。。。。。”

大郎和哥儿留下帮郭大爷的忙。

郭大娘带了韵秋一人来到了街西的吴记杂货铺子,这是县城一家最老的杂货铺子,都经营了三代人了。

吴掌柜看了包袱里的头花,说,“做的很不错,只是我这边一个月百十朵也就够了,用不了太多啊。而且,太精致的在我这小店也不好卖啊!”

韵秋着急起来刚要说话,就被郭大娘悄悄地拽了下。

只见郭大娘说,“老吴啊,咱们都是老街坊了,我可是知道你人面广,和银楼金铺的那些老号的掌柜都熟悉,可要帮帮我这远房侄女啊!要不然她家里老老少少那么多嘴的都指着她大哥一个,这苦日子啥时候才是个头啊?”

吴掌柜笑起来,“郭嫂子你这急性子啥时候能改改,我话还没说完呢!”

只见吴掌柜从柜台里拿出来几只珠花和带珠蕊的绢花给韵秋看,“姑娘,这些你可会做?”

韵秋看了一眼,忙笑着回答,“回吴掌柜的话,这些我都会的,还能做些更精致些的!”

吴掌柜的高兴起来,“好,那我就带你们去见见福庆斋的二掌柜,那里的事都是他说了算。那可是咱大兴县城里最大的胭脂水粉铺,里面的珠花也是应有尽有。我这里的几只珠花都是在那里进的寻常货色。只是,成与不成的可要看运气了!”

福庆斋这个名号韵秋在京城的时候自是听说过的,虽不是京城最有名的胭脂铺子,可也是数得上的。

县城的福庆斋的大堂足足占了三间门面,上面还有二楼。

韵秋知道,要是有富家夫人小姐来了,都会被迎到二楼的。大堂里的几个年轻伙计正在给来往的姑娘媳妇们介绍琳琅满目的胭脂水粉、各种材质的漂亮的胭脂盒和珠花、簪子之类的。。。。。。

韵秋顾不得细看,就跟了郭大娘他们随着曹二掌柜的去了后面。

吴掌柜的和曹二掌柜的寒暄之后,详细了说了韵秋的情况,还打开了包袱给曹二掌柜的看看手艺。

郭大娘在这档口也赶紧的凑上去说些请曹二掌柜的多多关照之类的话。。。。。。。

伙计听了曹二掌柜的吩咐端了一个大托盘放在韵秋面前,上面摆了两三朵精致的用粉色珍珠和红玛瑙珠做成花蕊的精致绢花,还有十几朵珠花,有的样式和颜色都简单,有的样式复杂,颜色更是红的、粉的、白的、黑的、绿的、黄的都有,五彩缤纷的漂亮极了。只是,除了又两三只珠花是简单的别了个发钩子,其余的都是单纯的珠花,韵秋猜是讲究的人家买去用来装饰衣服或者镶嵌簪子的。

韵秋既激动又紧张,好坏可就凭这个曹二掌柜的一句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