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后我怂恿上司造反了 第137节 (1/4)
&ep;&ep;“也不知道会走路了没有?”
&ep;&ep;王朗笑着道,“会了,不到一岁的时候就会了,现在都会说话了。而且可不止是像别的一岁多的小孩子只会喊人那么简单,她几个字的句子都能蹦出来了。”
&ep;&ep;闻言,王老夫人有一瞬间的讶异,这么早慧的吗?
&ep;&ep;“也不知道姚春暖会不会和姚晞提起咱们。”
&ep;&ep;王朗沉默,他觉得姚春暖不会提他们。
&ep;&ep;见儿子情绪低落,王老夫人叹了口气,站起来说想回去休息了,没将自已的疑问问出口。其实她来,还有一个问题想问儿子的,就是他这回再次对上姚春暖,有几成把握将其打败。
&ep;&ep;伊春
&ep;&ep;伊春铺路的速度很快。前期的工作早已做完,新路按照规格清理完毕,各种要用到的材料早已堆到旧官道的两旁。水泥沙石搅拌好,就往新官道的模框内一倒,烫平后,只等它完全硬化好就可以了。
&ep;&ep;伊春城主府举一州之力,耗时两个月,终于修好了先前预计的三条新官道。伊春境内一条,通往会宁和松花府各一条。目前这三条水泥新官道,在大梁都是独一份的,甚至被老百姓们当成了一种独特的城市标志。
&ep;&ep;“这路真好看。”
&ep;&ep;“宽敞平整!”
&ep;&ep;“比青石板铺的路还好看。”
&ep;&ep;“坐在车里,走在新官道上,再也不怕颠簸了。”
&ep;&ep;这几条路一铺好,就受到老百姓和商人们的一致好评。老百姓们还好,只觉得出行方便了很多。对商人们而言,这三条新官道一弄好,大大地节省了时间。
&ep;&ep;比如从伊春主城到嘉荫县,坐马车都需要大半天的。现在走新官道,只需要不到两个时辰。关键是路很平整,很宽敞,即使几匹马并排跑在上面,只需要撒丫子地跑就行了,堪称风驰电掣。而且对易碎之物特别友好,以前他们运送易碎的商品,都是层层用软布包裹的,就这样,一趟走下来,仍旧得损坏不少。现在走新官道,损坏率特别低。唯一遗憾的就是,水泥路还是太少了。
&ep;&ep;有同样感慨的还有伊春、松花府、会宁三地的小部分老百姓,这些人中,甚至有乡绅愿意出钱,然后召集了自已当地的老百姓出力,想修一条支路。为此还特意来城主府询问相关事宜。城主府的人就把相关的规定和他们说了。对于修建的支路,在宽度上有要求,不是他们想修成什么样就什么样的。而且修路必须是自愿的,不能强迫老百姓捐钱或者强迫他们出力。只有达到这几点,城主府才会批准他们修建支路。
&ep;&ep;见识到水泥新官道的好处,以及所带来的效益,绥化、嘉川、侯城等地的主政官员和老百姓们都强烈地向城主府申请工程队到他们那里修路。
&ep;&ep;但城主府那边告诉他们雨季快来了,上半年是没办法修路了,三城郡的修路计划只能安排在下半年。
&ep;&ep;听到这个理由,三地的主官和老百姓们很是遗憾,但他们还是强烈要求事先勘测,等勘测结果出来,雨季一过,他们就可以做准备工作了。
&ep;&ep;许翀也很满意新官道,他在会宁,走新官道回伊春述职非常便利。他还可以趁机在平稳的马车上睡一觉,一觉醒来,人就回到了伊春主城。不用像以前那样,被颠得胃里的酸水都出来。
&ep;&ep;述职之后,新任绥化太守乐伯明招呼他,“许兄,一起走吗?”
&ep;&ep;“不了,你先走吧。”
&ep;&ep;乐伯明:???以前他们不都一起离开的吗?
&ep;&ep;许翀还很好心地解释,“你们回绥化的路不好走,先启程吧,不然回去就晚了。我这边从伊春回会宁方便,即使走夜路也不怕。”
&ep;&ep;乐伯明:这是显摆吧?肯定是!就好气!
&ep;&ep;想完,他没好气地睨了他一眼,先铺路了不起啊?
&ep;&ep;许翀含蓄地颔首,对,先铺路就是了不起。
&ep;&ep;商队走新官道是需要交过路费的。他们会宁和松花府都有码头,因为伊春富庶,工坊多,前来做买卖了的商人商队络绎不绝,光靠这新官道收费这个进项,他们当地官府就有了很多进账。
&ep;&ep;乐伯明怨念地看着姚春暖,仿佛她是一个后娘。
&ep;&ep;姚春暖摸了摸鼻子,这个,她也不想的啊。
&ep;&ep;在伊春的工程队暂停修路之后,幽州果然进入了雨季,不,应该说,整个大梁都进入了雨季。
&ep;&ep;下雨天,天阴沉沉的,人们的心情也不咋好。
&ep;&ep;“又下雨了。”
&ep;&ep;“是啊。最近这雨是天天下啊。”老天爷似乎想将去年大旱时积攒了一年的雨水还给他们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