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卢东杰把确定好的稿纸放在一边,然后开始想着其他事情了。
&ep;&ep;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ep;&ep;想要公司可持续发展经营,规划制定一个长久稳妥的经营策略和计划,势在必行了。
&ep;&ep;唱片公司现在人马配齐,基本能够正常运转了,并开始有能力造血自足了。
&ep;&ep;环球音乐唱片目前的主营业务就是卖唱片,本地市场的自然是自家公司负责出品和发行,而像台岛和星马地区则由合作公司发行。
&ep;&ep;总体来讲,目前公司推出的两张迷你专辑,都取得非常好的销量,尤其是况美芸的「亚洲歌后专辑」,不单只在本地取得好销量,在外阜的销量也是十分可观。
&ep;&ep;张园园的「初恋」专辑在本地的销量开始反超了况美芸,她的这张迷你专辑是粤语流行曲,主打本地市场销售,外阜市场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ep;&ep;她们是目前公司签约的两个歌手,但在未来一年,公司都不会考虑给她们发新专辑,毕竟这两个女孩的年纪青涩稚嫩,甚至是声带都没发育完全,很多类型的歌都驾驭不了。
&ep;&ep;张园园还好一点,毕竟她是童星出身,各方的唱歌技巧都很熟练了,况美芸则差一些,还需要给她找几个声乐前辈给她操练指导,提升一下唱歌的技能。
&ep;&ep;以她们目前的客观状态,如果继续给他们出一些青春风格的唱片,那还是可以应付的,但一昧的打这个牌,很容易给歌迷造成听觉疲劳,他们未必会买账,反而得不偿失。
&ep;&ep;所以她们两个在未来一段时间,还是闭关修炼,提高自身的实力为主。在公司的两个签约歌手都缺席的空白期,是应该准备考虑物色其他的歌手来填补这个空档。
&ep;&ep;卢东杰想到这里,却一下子给他提了个醒,虽然公司主要是卖唱片,但经营如此的单一的业务,也不是办法,必须要开辟一些新的业务,增加公司的其他收入来源。
&ep;&ep;毕竟国际唱片协会把香港金唱片的标准销量定在一万五千张,肯定是事先搞过市场调查,根据歌迷的购买力和消费水平来,从而把这个标准定下来的。
&ep;&ep;这也就说明,香港的唱片市场规模的容量有限,除非你出的这张唱片口碑和质量非常厉害,否则在这个区间的标准的上限基本是可以预估到了。
&ep;&ep;只有等香港市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提升了,他们手中有钱了,才有意愿去追求和享受更好的生活质量,那时候,唱片业的黄金时代才会真正到来。
&ep;&ep;在电影市场,开拓一些主题曲或者配乐的业务,也是卢东杰考虑之一,毕竟流行音乐,依附电影生存的现象,数十年来,从未改变。
&ep;&ep;国语唱片也是值得深耕细作的市场,因此他打算找一位台岛歌手来试一下水,出一张国语专辑的计划,也被卢东杰提上了议程。
&ep;&ep;虽然英文唱片的全球市场最大,但奈何他没有任何发行渠道,只能他出品唱片,然后交给那些跨国唱片集团来发行,最后的收益是他们吃肉,卢东杰喝汤。
&ep;&ep;因此卢东杰对于出英文唱片的意愿一直不高,老子辛苦白忙一场,你们赚得盘满钵满,我就拿个白菜价,他怎么可能甘心,上次如果不是急着用钱,当然也不会贱卖给他们了。
&ep;&ep;当然了以后有机会开辟海外的发行渠道,或者掌握了更大的话语权的时候,出英文唱片就水到渠成了,毕竟赚鬼佬的钱,他是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
&ep;&ep;曰本作为全球第二大音乐市场,是一块无比诱人的蛋糕,可惜卢东杰的日语真的是一般般,要不然卢东杰还不把曰本歌坛抄到天翻地覆才怪。
&ep;&ep;但幸好,对于流行歌曲来言,旋律是灵魂,歌曲的旋律是否悦耳动听,这一点是非常重要。
&ep;&ep;而对于粤语流行曲的创作人来讲,大家习惯采用先曲后词的方法,都是写好了旋律之后,再按照曲谱的音,填上歌词,所以香港的词人都是自称填词人,而非作词人。
&ep;&ep;所以卢东杰也可以采取这种迂回折中的方法,尝试着打入曰本歌坛。
&ep;&ep;现在就等渡边机构和华纳先锋什么时候派人过来了,到时候大家分工合作,看是否能打造出一张日语流行曲唱片专辑了。
&ep;&ep;卢东杰自己在那里坐了半天,翻来覆去的念头无数,干脆偷鸡走人,回去找徐若琪商量才行,有些事情,还是交给她来操心比较妥当。
&ep;&ep;卢东杰拿着稿纸去了一趟孙瑜标的办公室,把确定好的曲目交给她手上,至于这张电视原声带大碟后续的运作,就不关他的事了。
&ep;&ep;回到唱片公司,卢东杰走进徐若琪办公室的时候,她正在和一个女人在谈事情。
&ep;&ep;“你回来正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