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方才在饭桌上伊婆婆说的话豆豆就没有完全听明白。

&ep;&ep;师公可是做了五十多年生意的大商人,名下怎会没有铺子?

&ep;&ep;现在又说要带自己去见一个能帮助自己的人。

&ep;&ep;让豆豆不得不怀疑如今师公的产业是不是都归到那人名下了。

&ep;&ep;那么这人会是谁呢?

&ep;&ep;伊婆婆见她一脸的懵懂,也不多做解释,拉着豆豆顺着山路朝别苑最高处走去。

&ep;&ep;大约一炷香的功夫后,豆豆眼前出现了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梅林。

&ep;&ep;从山头绵延至山脚,几乎是一眼望不到边。

&ep;&ep;虽然如今盛夏刚过,她也能想象得出来到了冬日梅花盛放之后会有多美。

&ep;&ep;豆豆停下脚步惊叹道:“师傅,这一大片全都是梅树?”

&ep;&ep;看来含笑并没有弄错,这里从前恐怕真的叫做万梅山庄。

&ep;&ep;说有一万棵大概有些夸张,但比起去年她在京城时去过的苏家别苑来也丝毫不逊色。

&ep;&ep;伊婆婆笑道:“为师的祖母最爱梅花,这些梅树是从祖父得了这别苑之后就着人开始栽种的,最老的也有一百多年了,‘万梅山庄’就是由此而来。”

&ep;&ep;豆豆心下暗忖,第一代蜀王肯定想不到,将来他的孙女会真的嫁与一位梅姓的男子。

&ep;&ep;更想不到的是,百年之后“万梅”会被“忘梅”所取代。

&ep;&ep;豆豆很想知道当年师傅和师公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误会,可惜方才的话题既然已经被师公打断,此时倒是不方便刨根问底了。

&ep;&ep;伊婆婆也是感慨良多,默默地看着这些没有开花的梅树。

&ep;&ep;半晌之后才道:“走吧,现下季节不合适,这梅树也没有什么看头。”

&ep;&ep;师徒二人同时迈开腿继续朝着山顶走去。

&ep;&ep;山顶有一座极其雅致但并不奢华的院子。

&ep;&ep;院子十分阔朗,但四周并不是围墙,而是用竹篱围了一圈,上面爬满的也是十分普通的藤蔓。

&ep;&ep;院门上的牌匾直书“东篱”两个字,显然是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意。

&ep;&ep;豆豆轻轻推开院门,果然里面大大小小几百盆含苞待放的菊花,想来再过很短的时日就会盛放了。

&ep;&ep;她忍不住轻声问道:“师傅,这是谁的院子?”

&ep;&ep;不等伊婆婆答话,从东边的屋子里走出了一名大约六七岁的小童。

&ep;&ep;小童长得唇红齿白眉清目秀,两个小丫髻上各绑了一根红头绳,看起来很是聪明机灵。

&ep;&ep;见来人是伊婆婆,小童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她们跟前,十分规矩地行了个大礼:“奴才见过老夫人。”

&ep;&ep;毕竟是小孩子心性,看似守礼但伊婆婆尚未出声他就悄悄抬起了小脑袋,十分好奇地朝豆豆看了一眼,显然对自家老夫人带一名陌生的姑娘到这里来感到有些好奇。

&ep;&ep;要知道他们少爷可不喜欢和姑娘家打交道。

&ep;&ep;伊婆婆道:“念伊在做什么?”

&ep;&ep;小童应道:“回老夫人,少爷在看掌柜们的信函。”

&ep;&ep;伊婆婆牵起豆豆的小手笑道:“这是你念伊哥哥的院子,咱们进去看看他。”

&ep;&ep;豆豆心念一动,念伊?思念伊恩?

&ep;&ep;这名字意思简单明了,一听就知道是师公在思念师傅的时候取的。

&ep;&ep;师傅不是说她一直没有孩子么……

&ep;&ep;可听小童唤他少爷,师傅又说自己该称呼他为哥哥,这人到底是什么身份?

&ep;&ep;脑海里尚未理出个头绪,腿已经不由自主随着伊婆婆走进了东边的屋子中。

&ep;&ep;这间屋子本是书房的格局,家具什物样样精美别致,屋子一角还设有琴案。

&ep;&ep;可惜主人显然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并不感兴趣,琴案上摆放的并非名琴而是一把硕大的算盘。

&ep;&ep;墙壁上也并没有像一般的书房那样挂有名人字画,而是一幅舆图。

&ep;&ep;其实不单是琴案做了其他用途,这屋里所有能摆放物件儿的地方全都被账本、信函霸占了。

&ep;&ep;尤其是那张大大的黄花梨木书案,更是堆得几乎没有半分空隙。

&ep;&ep;只是书案背后却根本见不到小童口中那位正在处理信函的少爷。

&ep;&ep;伊婆婆略皱了皱眉头,轻声唤道:“念伊,你在么?”

&ep;&ep;“在呢,祖母有事儿?”一道清润的男声从书架后面传了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