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沈凌去乡下买地之前,特地去郑槐家里坐了坐。郑槐家里有几十亩地,自然在买地这件事上比其他人家要熟悉一些。

&ep;&ep;因为最近与郑槐走得比较近,所以沈凌去时,郑槐的父母表现的很热情。听说他要买地,沈凌的父亲便告诉他去找后街的一位族人,如今正在县衙的户房任职,管的正是这土地的买卖。

&ep;&ep;有了关系,便好办事了。沈凌往这位族人家里送了两回礼,最后花了八十两银子买了五十多亩良田。这五十多亩良田位于县城边上,离郑家不过十几里地,日常照看起来还是比较方便的。

&ep;&ep;沈凌正准备找人在附近建一个庄子的时候,县试的榜单下来了。

&ep;&ep;郑家族学里参加这次县试的学生都榜上有名,其中尤以沈凌的成绩最好,成功考回来一个案首。

&ep;&ep;当沈凌看到榜单上最前面的郑枫二字时,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总算没有辜负郑铭的期望。

&ep;&ep;经过这次县试以后,郑家的族学在县里有了些名声。

&ep;&ep;沈凌再去学里念书时,发现学堂里的学生比平时多了不少,多出来的学生有的是郑家族人但更多的是慕名而来的外姓人。

&ep;&ep;而沈凌这个新出炉的案首一出现在学堂里,就立刻引起了众人的注意。有来祝贺的,有来奉承的,也有来说酸话的,沈凌正觉得有些应付不过来,郑铭到了,学堂里立时安静了下来。

&ep;&ep;沈凌忙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好。郑铭扫了一遍底下的学生,目光在沈凌身上停留了几秒,便开始检查功课。

&ep;&ep;上午的课上完后,郑铭将他们几个通过县试的学生留了下来,要求他们从明日起每人每天额外写十篇字交上来。

&ep;&ep;沈凌从这次的县试中发现,郑铭事前应该是对主持县试的本县县令有一定的了解的,要不然怎么会那么凑巧,恰巧就压中了县试的题目。所以郑铭一说让他们几人额外写十篇字,沈凌立时就上了心,大概与四月份举行的府试有关。

&ep;&ep;从族学里回来,沈凌就开始练字。

&ep;&ep;时下流行风格秀润华美,正雅圆融的馆阁体,之前族学的那位老先生让他们练得也正是这种馆阁体。不过之前的郑枫不是那种能坐的下来好好练字的那种人,所以沈凌现在写的字也不过称得上一般而已。

&ep;&ep;之前因为忙着念书做文章,沈凌一直没有机会和时间好好练字。如今事关后面的府试,沈凌便每天晚上挤出一个时辰的时间来专门练字。除去郑铭交代的那十篇字以外,沈凌额外又多写了十几篇字。

&ep;&ep;练了一个多月的字以后,便到了府试的时候。

&ep;&ep;沈凌同那几个同窗结伴提前几天去了府城,走之前郑铭给了他们几人一个地址,让他们几人在那借住几天。沈凌他们到了地方以后才知道,那地址是郑铭在府城的一处宅子。看宅子的老管家说,这还是当初郑铭的父亲在世的时候买的,为的是方便家里的子弟将来考府试的时候有地方住。

&ep;&ep;听完老管家的话以后,他们中的一人便问:“那这么说先生的父亲也在省城买了宅子了?”

&ep;&ep;沈凌之前也想到了这个问题,若是将来到省城考院试的时候,也能有这样借住的地方就好了。被人先一步问了这个问题后,沈凌便等着老管家的回答。

&ep;&ep;老管家在这几人的期盼目光下点了点头:“老爷确实在省城也买了一处宅子,不过因为距离遥远,不好派人打理,那宅子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住人了。几位相公将来若要到省城考试的话,只怕要自己动手将宅子好好收拾一番了。”

&ep;&ep;沈凌闻言心内松了口气,有地方住就好,至于打扫收拾那倒是小事。

&ep;&ep;当初郑铭的父亲买这宅子时,主意考虑的是方便考试,因此距离考试的地方近是近,但宅子本身却不大。所以晚上的时候,沈凌便与其中一个同窗挤在了一起。

&ep;&ep;虽然是两个人挤一个房间,但是相对那些远道而来找不到合适客栈的考生已经很不错了。而且老管家人很不错,在考前的这几天里不仅供应他们一日三餐,还经常出去打听有关这次府试的各种小道消息。

&ep;&ep;其中流传最广的一个小道消息便是主持这次府试的知府大人,曾经师从当朝的一位书法大家,写的一手好字。

&ep;&ep;至于其他的那些小道消息,沈凌听过就撂在了一边,一心练习自己的馆阁体。

&ep;&ep;府试开考的第一天,沈凌几人和考县试的时候一样天还未亮就到了府衙。唯一和县试不一样的是,沈凌这次被安排到了最前面的座位。

&ep;&ep;府试与县试的场次、内容差不多。不同的是,府试出的题目要比县试难一些。沈凌在县试的时候,基本都是上午交卷的那一批,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