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尚明月抿口笑道:“贱妾哪有资格说话。”转向南京兵部侍郎王世贞,柔声道,“不知王大人怎么认为?”

&ep;&ep;王世贞是戚继光的好友,也是当世大儒,戚继光的兵书两次找王世贞作序,因此王世贞更加熟悉三人的各方面成就,可以纵论。而且所有的人都知道王世贞十分厌恶张居正,所以说出的话定然更加客观公正一些。尚明月请王世贞说话,所有的人都认为是十分恰当的一件事,当下屏息来听,大厅里鸦雀无声。

&ep;&ep;王世贞沉吟道:“论世间英雄,既然三位都是领兵之人,功过高低无需相争,可先扪心自比一番岳武穆。世人景仰岳武穆有云,‘三殿有人朝北极,六陵无树对南枝’。既然无人可比岳武穆,三位大人都还不到要分高下的时候啊,高下功过还是留给后人评说吧。”

&ep;&ep;顿时,三人都严肃起来,作揖受教。

&ep;&ep;王世贞继而转向戚继光道:“如今抗倭大胜,戚家军裁军,不日还乡,我等在此纵论文武生平,何等不舍,世贞便以诗句相送。”

&ep;&ep;提笔挥毫写道,“莫将乌喙论勾践,鸟尽弓藏也不悲。”

&ep;&ep;四周一片叫好,戚继光解下腰间宝剑,赠与王世贞,洒泪道:“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见!”

&ep;&ep;王世贞弹剑作《戚将军赠宝剑》歌:

&ep;&ep;“毋嫌身价抵千斤,一寸纯钩一寸心。

&ep;&ep;欲识命轻恩重处,霸陵风雨夜来深。

&ep;&ep;曾向沧流剸怒鲸,酒阑分手赠书生。

&ep;&ep;芙蓉涩尽鱼鳞老,总为人间事转平。”

&ep;&ep;明军诸将皆齐声叫好,举杯痛饮,放浪形骸,通宵达旦。

&ep;&ep;酒过三巡,戚继光起身,向四周拱手告辞,畅快道:“明日一早,戚家军返乡,继光就此别过——!”

&ep;&ep;所有的人一起起身,齐声高呼珍重。千言万语,皆在不言之中。

&ep;&ep;第二日一早,各地征调来的军队都陆续返乡。戚继光遣散临时征召的兵力,先和诸将一起返回浙江。

&ep;&ep;戚家军主要征兵对象都是义乌人和台州人,回到台州之后,大部分的戚家军都将各凭意愿做出选择,遣散后便可以衣锦还乡,回复到男耕女织的生活。没有营生的人,依旧维持戚家军所建立的商铺和惠民局的营生。

&ep;&ep;谭纶和俞大猷为戚继光送行,行至林墩地界,忽然有斥候禀报道:“邑贤林龙江捐田三十亩,为大将军建立生祠!前方万民请愿,齐聚林墩,为戚家军壮行!”

&ep;&ep;戚继光摇头道:“送什么行,把我的意思跟大家说清楚,倭寇杀跑了,到处都已是满目疮痍,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ep;&ep;俞大猷叹道:“谁是大英雄,百姓心中自有分晓。抗倭二十年,几度颓丧,几度沦亡,唯有戚家军剑锋所指,所向披靡。这一路到处都要给你立生祠,你躲也躲不开,百姓盛情难却,还是去吧。”

&ep;&ep;戚继光惊恐道:“那岂不是一路都要喝得半死,醉至京师?”

&ep;&ep;谭纶叹道:“你真的决意要躲,还是我们替你去吧。就送你们到这里了。”

&ep;&ep;戚继光对谭纶和俞大猷道:“既然如此,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我们就在这里话别吧。”

&ep;&ep;谭纶依依不舍,还没说话,俞小妹叫道:“你什么时候回来?”

&ep;&ep;戚继光狂汗,楼大有凑上前道:“我升了官很快就回来。”

&ep;&ep;“谁问你了!”俞小妹跺跺脚,叫了一声,“你们一个个都走了!”扭头就跑了。

&ep;&ep;俞大猷十分尴尬,说了声“管教不严”,就急急忙忙追去了。

&ep;&ep;谭纶率领戚家军大队去见百姓,戚继光则命亲卫将士全部卸甲,偃旗息鼓,身穿素衣,脱离大队,自县城外田间绕行三十里。戚家军将领都自愿跟戚继光一路,舍不得分离。

&ep;&ep;田艺蘅却嘟囔道:“明明好吃好喝就在眼前,还想过一过大英雄的瘾,结果不但没福享受,还要绕路,搞得跟逃难似的!”

&ep;&ep;朱钰忽然哈哈大笑起来,田艺蘅气道:“你个小白脸开心什么?”

&ep;&ep;朱钰傲然道:“这才正是英雄气概一时无两,沙场挫敌,名传宇内,哪里还需要别的!”

&ep;&ep;田艺蘅气结:“你们这种当英雄的感觉我开心不了!”

&ep;&ep;朱钰轻嗤道:“你这英雄偏要搞得自己不似英雄!”

&ep;&ep;楼楠忽然提足中气,纵声高歌:“我身骑白马,走三关——!”歌声震人心魄,如刀砍斧剁,直入云霄。他从来不曾露出这样一面,顿时把四周的人都惊呆了。

&ep;&ep;歌声一顿,戚继光和王如龙、陈大成以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