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赵抃深有感触地说:“人生在世,唯有这亲情最能抚慰人心啊!可是,刘四,张贤发他们将不得不离开亲人!……”

&ep;&ep;14、乡路上日

&ep;&ep;清晨,赵抃带着两个随从直奔龙门乡……

&ep;&ep;随从甲:“大人,我们去龙门乡吗?”

&ep;&ep;赵抃:“不用,我们直接去金龙村张贤发家。”

&ep;&ep;“是,”两位随从异口同声道。说着,便朝金龙村而去……

&ep;&ep;15、金龙村外日

&ep;&ep;赵抃一行来到金龙村村头,赵抃一看村外良田纵横,桑竹秀茂,一道清流蜿蜒穿过田间地头,一派生机。

&ep;&ep;随从乙:“大人,这可真是一个好地方!”

&ep;&ep;随从甲:“难怪叫金龙村,多吉祥霸气!”

&ep;&ep;赵抃点点头:“快去叫保正来。”

&ep;&ep;“是,”随从乙应声后便朝村里快步走去……

&ep;&ep;不一会儿,随从乙便带着保正匆匆赶来……

&ep;&ep;“保正拜见大人!”保正行礼道。

&ep;&ep;“罢了,保正快带我们去张贤发家。”赵抃说。

&ep;&ep;“是,”保正说后便道:“请!”

&ep;&ep;赵抃一行跟着保正朝村走去……

&ep;&ep;16、金龙村里日

&ep;&ep;保正带着赵抃一行走进金龙村,这里所见却截然不同……

&ep;&ep;屋瓦破败,破衣烂衫的村民随处可见,虽然中午已过,坐在门前面露饥色的老人出奇地望着他们……

&ep;&ep;赵抃越看越紧皱双眉,行走村里一条寂静巷子,里长也来了一起与保正带着赵抃朝张贤发家走去……

&ep;&ep;17、张贤发家日

&ep;&ep;在里长、保正领路,赵抃一行来到一个破院子前,赵抃一看黄泥垟塌败一半,院子角里搭了个简易牛棚,拴着一头老水牛,旁边放着几样简陋农具。正屋斑驳的垟面也剥落,屋檐椽子已老旧,檐额上书“饮水思源”四个隶体字。

&ep;&ep;保正早一步跨入门里,喊道:“贤发家,贤发家,官府来人了!”

&ep;&ep;赵抃随即跨进堂屋一看,空荡荡,黑魆魆,散发一股凉气;厢门边椅上坐着一位老妇人,黑掛黑帽,慈眉善目,眯着眼望着赵抃一行……

&ep;&ep;“大人,这是张贤发七十多岁的老娘,耳聋的很。”保正对赵抃说。

&ep;&ep;此时,左厢房的门开了,走出一个模样周正,衣衫不少补丁的农妇走出来。

&ep;&ep;“这是贤发家的,”保正向赵抃介绍说,又转头对她说:“贤发家的,这位老爷潭州府的,你家贤发这次凶险的很!”

&ep;&ep;“大人,”贤发家惶急地向赵抃道了一个万福,便低首垂泪,别无他语。

&ep;&ep;“哎,保正休得吓人!”赵抃赶忙阻止,并颇为同情道:“这位大嫂不要悲哭,本官乃潭州府节度推官,你且将你家官人置于碗柜顶上的大印取来与本官。”

&ep;&ep;里长、保正帮妇人从柜顶上一阵摸索,掏出一团破布裹着的什物交给赵抃……

&ep;&ep;赵抃层层展开来,果然露出一个印来。他细细一看,原来是一方白豆杉方印……

&ep;&ep;(赵抃画外声):“这方白豆杉雕的印,虽材质不同于官府衙门的铜质印,但稳健刀法可见贤发其人的秀慧之气。最关键的是印面上漏刻了年月,这才露了馅。”

&ep;&ep;“大嫂,你家贤发是何刻成此印?”赵抃问。

&ep;&ep;“回官爷,奴家去年见着这方印子。”妇人说:“去年冬日贤发上山,砍了一棵拳头粗的白豆杉做扁担,截下来的木块雕刻成这番模样。家人不认得只当他留着玩的。由此,却闯下了大祸!”

&ep;&ep;正说着,门口院子里拥进来不少乡亲,一个年轻人还搀了一位颤巍巍的老汉拄着拐杖进来。他来到赵抃面前,突然举起木杖朝赵抃挥过去。里长、保正惊呼一声,赶紧扑过去保护赵抃,可是木杖却落在年轻人的背上……

&ep;&ep;年轻人“扑通”一声跪下,老汉颤抖着手,指着年轻人吼道:“青天大老爷,不是老身这个逆子纠缠起哄,贤发怎会犯下杀头之罪啊!”

&ep;&ep;“爹,主意大家出的,儿绝不苟全。”年轻人喊道说。

&ep;&ep;此时,贤发妻子过来拉起牛二,含泪道:“牛二啊,贤发哥出这个头,为的就是大伙的老老小小。如今受了重刑,也是甘愿的。”

&ep;&ep;牛二被扶起,白发凌乱的牛二爹却跪了下来,后面跟着的众乡亲也都哗啦一下全跪了下来,老汉哀声道:“老爷,发慈善之心,可怜可怜我们金龙村的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