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继续说着,“从主角到病人,每一个人在现实中都有原型。每一个幻想,都是他们的真实愿望。甚至连里面的抗癌药研究,都真实存在。”
&ep;&ep;“这部电影,至少应该观看三遍。”
&ep;&ep;“第一遍,它是部大团圆喜剧。”
&ep;&ep;“第二遍,它是部彻头彻尾的悲剧。”
&ep;&ep;“第三遍——”
&ep;&ep;林景沉默片刻,说:
&ep;&ep;“它是一群人的倾诉。”
&ep;&ep;“以及一个人的传记。”
&ep;&ep;第36章柳家
&ep;&ep;林景一开始写这个剧本,想写的是原主的故事。他要在电影里记住他,帮他完成做科研的梦想。
&ep;&ep;然而动笔之后,他却越来越控制不了自己,越来越忍不住,把自己的感情和愿望发泄于笔下。
&ep;&ep;甚至控制不住地想,如果是这个世界的林景,肯定也会做出像他一样的决定。捐身实验,将自己最后保留的一点对生命的热忱,赠予他人。
&ep;&ep;最后故事成篇,他埋头看去——
&ep;&ep;通篇是原主的梦想。通篇是他自己。
&ep;&ep;奇异的是,在故事成型的那一刻,他仿佛进入原主那个幻想中的世界,听到他对他说了四个字——感同身受。
&ep;&ep;所以,对张三说出“传记”两个字的时候,他自己也根本分不清,剧本里写的这个人,到底是谁。
&ep;&ep;但这不重要。网友们只会知道一个答案,而永远都不会发现,那些深埋其中的里层真相。
&ep;&ep;林景已经把该说的说完,他微笑着看向张三,等待他的答复。
&ep;&ep;张三很想拒绝,能让他拒绝这部戏的理由太多了——新项目早就开始筹备、这部戏连剧本都不完善、团队毫无经验、拍摄难度太高……
&ep;&ep;一万个理由在他脑海里呼啸冲撞着,他却脱口而出:“我拍!”
&ep;&ep;林景没有直接答复,而是说道:“张导,还有件事想告诉您……这部戏,恐怕不能让单人执导筒。它将会有三个导演。”
&ep;&ep;张三闻言,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只问道:“是哪三个人?”
&ep;&ep;“您是一个,我是一个。”林景说,“最后一个,是专门负责把控喜剧内容的,我打算请陈武安导演。”
&ep;&ep;张三一时竟想不起来,“陈武安,那是谁?”
&ep;&ep;“是《名侦探俱乐部》的导演。”
&ep;&ep;张三:“……综艺节目导演?”
&ep;&ep;林景笑道:“虽然是综艺节目导演,但他对喜剧元素有非常独到的把握。其实我是这样设想的,虽然由三人共同执导,但我和陈武安相当于副导演,整个拍摄流程还是由您主导。”
&ep;&ep;张三听明白了,林景想让陈武安来把控电影的喜剧内核。
&ep;&ep;而他自己,则把控电影的……张三想了想,觉得不能用“把控什么内核”来形容林景,因为林景就是这部电影的核心,当之无愧的核心。
&ep;&ep;说实话,在林景面前,这个正导演的位置,他还真不敢占。他说:“既然你已经做好决定,我没什么意见。那么我还有一个问题,这部戏的剧本,该如何完善?”
&ep;&ep;这部戏的拍摄难度之大、对剧本要求之高,是电影界前所未见的。
&ep;&ep;剧情内容该怎样安排,才能保证正叙倒叙都能衔接?台词该如何设置,才能既幽默又辛酸?那些填充全戏的细节,要如何规划,才能巧妙地让观众在第二次观看时发现?
&ep;&ep;这部戏虽然真情流露,说到底也极其炫技。如何平衡全片的技巧和真情,更是写剧本时的一大难点。
&ep;&ep;而且,最让张三担心的是,“恕我直言,这部戏的主角,是你吗?”
&ep;&ep;林景前阵子新闻闹那么大,全华国上网的人,都知道他的演技有多烂。
&ep;&ep;林景首先回答了剧本的问题:“这部戏的剧本看似难写,其实故事取材于现实,全都摆在那里。编剧需要做的,不是造城堡,而是搭积木。”
&ep;&ep;“我打算请两位编剧,一位专门编排结构,一位专门钻研台词。加上你、我,以及这部戏的原导演,我们五个,一起来做这部剧本。”
&ep;&ep;“至于演员方面,”他很干脆地说下去了,“多半会选用新人,这部戏虽然很需要演技,但更讲究自然动人,新人不加修饰地流露真情,有可能会产生惊艳的效果。”
&ep;&ep;他顿了顿,无奈地说:“毕竟演技这东西忽高忽低,您是知道的。”
&ep;&ep;张三作为导演也清楚,演技是一种极富弹性的东西,演员的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