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卢夫人听了只好笑笑不说话,她心里可没有崔夫人那么底气十足,虽然也是卢家的女儿,但卢家本就不如崔家势大,再加上卢夫人自己又是个不受宠的,胆小怕事惯了,听了不少外面的流言,很担心家里会不会因为大侄子王雁的任性惹来祸事。

&ep;&ep;虽说人人都觉得王家势大不必害怕皇帝,可几十年前那些被女帝屠杀得无一活口就此断绝的世家大族不也是这么想的吗。卢夫人的祖上便经历过这样残酷的血洗,卢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渐渐衰败,所以她做不到像崔夫人那样镇定自若。

&ep;&ep;心里有个地方,她其实是暗暗怨恨大房和王雁的,不就是娶个公主吗,按理说这可是求都求不来的好事,若是这样的好事落在她儿子的身上,她还不乐开了花。偏偏王雁不但不稀罕,还摆出一副极其厌恶的模样,好像尚公主对他来说是多么屈辱的事情,也不想想会不会因为自己的任性连累家人。

&ep;&ep;这种担忧她又不能对其他人说,包括她的夫君,反正他只会训斥自己一顿罢了,他满心都只想着他们王家王家,又何尝想过自己这个妻子和儿女呢。

&ep;&ep;想到这里,卢夫人紧紧的攥住了手里的手帕,视线复杂的望着远处浑然不知,还兴高采烈玩耍的女儿。

&ep;&ep;作者有话要说:昨晚上家里居然停电了,接近凌晨才来电,所以没更新。

&ep;&ep;还是尽量每章多写点补上吧另外,女主的审美不代表作者的审美,我个人还是比较爱听昆曲的,很喜欢京剧。黄梅戏越剧豫剧也很喜欢,看了不知道多少曲目,跟着哼几段,经常被家人嘲是退休老人审美……

&ep;&ep;第65章

&ep;&ep;王雅一走,二房的郑夫人就跟着有些坐不住了,她和王家的二老爷王礼成亲多年,膝下只有一子,便是那之前闹出刺客一案的王瑜。除了这个儿子,她还有三个女儿。

&ep;&ep;王瑜闯下这么大的祸事,王家纵然是要全力保住他,但也不会轻轻松松放他过关,不光受到了家法惩处,还被罚回老家看守祠堂,只怕是几年之间都无法回到长安了。郑夫人觉得儿子不能指望,把希望都寄托在了三个女儿身上,只想女儿能嫁入高门,给她挣来更多的脸面。

&ep;&ep;这里就不得不说说王家四房的情况,虽然对外大家都以为他们四兄弟同出一母,实际上只有老大王信和老四王恭才是荣寿长公主亲生的,老二王礼和老三王敬则是老诚国公的妾室所生。因为涉及到一些王家的隐私,才将二人都记在了荣寿长公主名下。这件事即便是在王家知道的人也不多,如今除了几个老仆,也就王信以及王礼王敬知道,连老四王恭都被蒙在鼓里,毫不知情。

&ep;&ep;因此王礼对王信的羡慕嫉妒恨就不难理解了,大哥是荣寿长公主的儿子,而自己却只是一个连族谱都没资格上妾室的庶。虽说表面上好像一碗水端平,里面的区别只有王礼自己明白。

&ep;&ep;王礼的妻子郑夫人自然不知道这件事,但不妨碍她从夫君平时的言行举止里察觉出一二,多年潜移默化,她也跟着一起把大房视为敌人,恨不得能从大房手里抢走一切。见今日进宫的内眷里位高权重者甚多,她不免就动了心思,想带着三个女儿去套近乎表现一番,万一被看上,岂不是给自家郎君拉来一股助力?

&ep;&ep;虽说外面的人都说王家的女儿不愁嫁,但是诚国公的嫡女和诚国公的侄女还是区别不小。仗着王家女的身份,嫁到一般的高门不在话下,可郑夫人却不是那么好满足的人,她想的是更高更好的门栏。

&ep;&ep;比如说,骠骑大将军李业的儿子,又或者英国公罗啸的嫡孙。

&ep;&ep;瞅着那边骠骑大将军府里的老夫人以及英国公夫人都在,郑夫人实在是按捺不住,陪着笑对崔夫人打了个招呼,不等她允许,就赶紧带着三个女儿朝那边走了过去,企图能成功的把女儿中的一个推荐给这两位老夫人。

&ep;&ep;崔夫人表情淡淡的,看不出什么特别的神色,卢夫人向来畏惧这个大嫂,见状更加不敢说话。倒是四房的徐夫人咳嗽了几声,出言问道:“大嫂,要是不妥的话,我去把二嫂劝回来。”

&ep;&ep;崔夫人摇了摇头:“算了,人家不过是过去打个招呼说说话,除了她还有那么多人都在,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随她去吧。”

&ep;&ep;徐夫人虽然不是世家出身,但也是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向来清高自许,很看不起郑夫人一贯的做派,看了那边几眼,嘲讽般的轻笑道:“二嫂也是,巴巴的带着女儿像什么似的凑过去,简直丢光了脸,我们王家的女儿哪有这般轻贱的道理,二伯也不说说她。”

&ep;&ep;崔夫人笑道:“人各有志,再如何,她对几个侄女还是一片母爱之心。”

&ep;&ep;徐夫人冷笑道:“这可未必,那位李家的郎君可是才丧妻不久,嫁过去只能做续弦,家里还有原配留下的三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