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柳客卿与自己倒了一杯茶,慢慢饮着,看得出曾经受过的良好教养。

&ep;&ep;将茶杯轻轻搁在桌上,柳客卿以一种笃定地语气道:“魏侯不可能通敌叛国,南魏要想入仕,合宗不过是小事,然要在京中立足,必先替魏侯洗清冤屈,方才不辱魏姓,且南魏百年不肯入仕总归要有个缘由,为北魏洗冤这个借口再合适不过。魏九重之话,未必不可信。”

&ep;&ep;萧安点头,“也不知柳叔这回打探到了哪一条线索?”

&ep;&ep;柳客卿并不此时说出,只道:“此事自见了魏九重后一道说为好,南魏既插手进来,魏侯之事我等便不再是孤身。据闻你母亲已顺利与南阳侯和离?”

&ep;&ep;萧安一边便将父母和离之事顺带着骗了南阳侯府百年基业一事说与了柳客卿听,一边将人带往她母亲的院子。

&ep;&ep;柳客卿却是对此座宅子颇为熟悉的模样,本阴郁的眼神藏下了些许怀念,“你母亲将这里打理得极好。”

&ep;&ep;萧安笑着道:“母亲每日闲得无事,便前来打理一番,也算是混混日子,毕竟日子难熬。”

&ep;&ep;等跟南阳侯和离这个时机等得太久,总是要做些事来消磨时间的,然因侯夫人身份所限,也只得摆弄摆弄内宅花草了。

&ep;&ep;柳客卿颔首,视线却停顿在远处。

&ep;&ep;萧安顺着柳客卿的视线看过去,却是见到自家母亲不在院中品茶,却是在演武场里练武。

&ep;&ep;魏氏自幼习武,就是生下二女也不曾懈怠,一把长/枪耍得虎虎生威,身影宛若游龙,也因此身体素来矫健,甚少有疾。

&ep;&ep;当年在边关时,魏氏也曾上过战场,虽未曾亲自斩杀过敌首,然武艺方面却鲜有花哨之举。

&ep;&ep;玉半面下的柳客卿神色莫辩,在看了半晌后突然抬起一杆长/枪,绕过兵器库,直朝魏氏而去。

&ep;&ep;宅子里的兵器,虽不曾见血,却也并不是没有开封口。

&ep;&ep;用魏氏的话来讲,不开封的武器不如绣女的绣花针,就是只在府中演练,也不可将习武之事当作耍花枪。

&ep;&ep;耍着魏家枪法的魏氏感觉到一阵寒兵之气传来,虽是心中一愣,然而身体却是早已做出了反应,手中的□□挡住了那锋利的枪头。

&ep;&ep;来人的力道不轻,魏氏久不立战场,竟有些招架不住,然到底是长久练武的底子,只不过两息间就将那枪头别在枪下,这才看向来人。

&ep;&ep;面前的人半玉覆住了脸颊、额头,徒余下阴郁的双眼与挺直的鼻梁和微薄的唇。

&ep;&ep;有懂面相的道士常说唇薄的人薄情冷血,往往有那一番道理,方才一句话就流传了千年,不过在魏氏看来,还不如换一句天下男儿多薄幸来得妥帖。

&ep;&ep;“原来是柳先生。”魏氏开口道,声音如醇酒,荡在人心间又如浪涛。

&ep;&ep;柳客卿并未与魏氏客气,将长/枪收回,耍了一个枪花,道:“久闻魏娘子之名,今贞有幸得见,还请不吝赐教。”

&ep;&ep;魏氏挑眉,不知此人为何有如此要求,然而她独自习武多年,今日能得有一对家练手自然不推脱。

&ep;&ep;两人都使的长/枪,枪法走的都是简厉之路,一息一息间就是两枪相碰,甚至偶有刮出火花。

&ep;&ep;萧安在旁边看着,柳叔自没有用尽全力,而母亲也不曾真有招招致命,两人的博弈到最后好似一场男女对舞,枪花四散,看得人眼花缭乱。

&ep;&ep;就是不去看两人的神色,只看脚下的步态,萧安也知晓此时母亲的心里是开心的,因此只站得更远了一些。

&ep;&ep;等一场对战毕,魏氏回院子梳洗后粗粗挽了长发,才坐在了柳客卿对面,“先不知柳先生上京这般早,不曾遣人到京门迎接,还请见谅。”

&ep;&ep;柳客卿道:“你我都不是客套人,魏娘子多礼了。”

&ep;&ep;魏氏得与人比了一场,只觉得全身都通了气一般,十分高兴,扬眉道:“柳先生当吾知己。”

&ep;&ep;柳客卿一笑,眼中阴郁散半,说道:“听小安说南魏已来京中,不知魏娘子心中可有主意?”

&ep;&ep;魏氏便将魏九重对萧安的安置说了出来,“虽北魏男丁余下二三人,然如今都已改姓,南北魏合宗也无妨,就安娘之事也十分妥当。只是南魏乃读书人家,规矩素重,只怕安娘并不习惯。然若让安娘姓萧,日后婚事与前程为萧家所累,我亦不甘心。”

&ep;&ep;柳客卿看了一眼也是一脸矛盾的萧安,就道:“萧家老祖宗已进了京,纵使陛下素来不喜与他,然而也不是妄为之君,萧家只要没有确凿证据通敌叛国便当无大祸,且也当不敢对南魏为敌。而此番南魏入京,在入仕之前定然要先为魏侯翻案。翻案并非一年半载可成之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