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她忙起身,收拾停当,出门就想去往谢明时所住的屋子。然而,才走了几步,身后就传来红菱的声音:“谢小姐,陆大人请您到议事堂去。”

&ep;&ep;谢如冰无法,只得跟着过去了。

&ep;&ep;到了议事堂,里头已是坐了好些人。红菱带着谢如冰,坐在屏风之后,低声道:“大人吩咐,您且听一听他们的话。查账核对时或许用得上。”

&ep;&ep;谢如冰点头,认真去听堂中议事。

&ep;&ep;黄河下游在建元帝时曾泛滥成灾,百姓流离失所。自那以后,为治理黄河,建元帝设有巡河御史,下设龙门、孟津、桃花峪、风陵渡、胶东等五处河道督工。巡河御史的治所就在孟津城里,受工部管辖。

&ep;&ep;此刻,巡河御史并五处河道督工,都集中在孟津河道督工的议事堂里,向陆安澜汇报情况。

&ep;&ep;毫无例外,都在哭穷。

&ep;&ep;“黄河水势极大,修筑堤坝所投土石,扔下去十担,方得一担留了下来,其余的都被冲走。光这山石土方,就不知道需要花多少钱!”桃花峪刘督工愁眉苦脸道。

&ep;&ep;其余各处的督工也都纷纷附和。

&ep;&ep;“钱财之事,稍后再议。我只问你们,春汛若来,有几分把握?如今的河堤可还有什么问题?”陆安澜坐于上首,问道。

&ep;&ep;“孟津历来水势最大,冲刷最厉害,堤坝损伤也多。去年春汛后,堤坝多处坍塌。秋冬虽日夜赶工,然而仍有几处堤坝只加固了一层,就怕抵挡不住。此时河水上涨,我们也只能看着,束手无策。”陈督工道。

&ep;&ep;“桃花峪却是河沙堆积,水流缓慢,春汛若来,河道淤积过多,恐怕就要泛滥而出。”刘督工道。

&ep;&ep;黄河自高原而下,孟津首当其冲,水势最大。其后水势减缓,至桃花峪而泥沙淤积,风陵渡、胶东也都是这种情况。因此,堤坝是越修越高,河道是越来越宽,侵占良田地亩。

&ep;&ep;见五个督工都在说自己河段的问题,陆安澜不由得皱眉,声音冷肃,问道;“你们筑堤多年,竟是都不曾认真想想解决办法?此刻竟是坐以待毙的意思么?若是真的决堤,你们就打算在一旁看着?”

&ep;&ep;{城城独家}

&ep;&ep;陆安澜这般疾言厉色,众人都屏住呼吸,不敢说话。

&ep;&ep;“李利,你说怎么办?”陆安澜点了河道御史的名字。

&ep;&ep;李利的背后冷汗涔涔而下,道:“大人,我们也有采取错失,将砖石置入竹笼之中而扔去河中,此乃前朝的做法,可不知为何仍是冲走极多。”

&ep;&ep;陆安澜道:“口说无凭。我这就让人到各督工衙门,取了各地今岁的账册,且看看是怎样的花销,也好进一步请款。烦请各位大人给出手书,我即刻派人前去取账册。”

&ep;&ep;众人闻言,心中大骇。他们都听说新上任的枢密使大人行事果决、雷厉风行,可全然没想到他这般不按常理出牌。

&ep;&ep;春汛眼看就要到了,他却在此时核查账目,就不怕各地河堤出了问题,无人处理得了?

&ep;&ep;众人在河道上督工多则十年,少则数年,对于治水,自问多少比一般的官员强。陆安澜则是前年才升任枢密使,也是头一次到河道上巡视。

&ep;&ep;当下,那刘督工就倚老卖老,道;“大人,春汛在即,是否先集中精力对付洪水?账目待到了秋冬,再一一核实就是。”

&ep;&ep;陆安澜眼皮子都未动一下,道:“我们自然集中精力对付洪水,核实账目另有其人,不会误了各位大人的正事。何况,这回核查清楚了,我回京才好给各位大人拨款。至于陈大人,就烦请亲自走一趟,取了账册来,置于议事堂偏厅。我即刻派人核查。”

&ep;&ep;当下,有人拿着纸笔给众人,让他们写信。众人再不情愿,也只得写下了如账本的信函,加盖印信。陈督工也在陆安澜派人陪同之下,前去取账本。

&ep;&ep;底下众人的神情,或多或少透露出不情愿来。陆安澜打的就是出其不意的牌,在他们最意想不到的时候来查,杜绝其通风报信、更改账目的可能。河道已有数年未曾受到上峰的检查,除非极为老奸巨猾,否则也不可能提前预留两套账册,以备检查。

&ep;&ep;剩下的,就看谢如冰等人的功夫了。

&ep;&ep;此次来孟津,他就是打着收拾河道众人的目标。随行人员,除了谢如冰,还有好些精通水利的官员,以及账房先生。就等着把旧人撸了,填补新人进去。

&ep;&ep;黄河防汛乃是中原百姓安居乐业的根本,不可轻忽。大周若要一统天下,真要与楚国、南诏等国对战,中原必须安宁。

&ep;&ep;第37章查账...

&ep;&ep;很快,孟津的账册就送到了偏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