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平安来说,这些将领都是他播下的火种,在将来某一天,他们开始执掌军队的时候,自己的所作所为,才能够被人认同,将阻力减少到最小。

&ep;&ep;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一切顺利。

&ep;&ep;时间很快来到了安平四年的春天。

&ep;&ep;第188章

&ep;&ep;自从赵璨登基以来,每一天都十分忙碌,难得有些清闲的时候。

&ep;&ep;要做个明君多半都只能如此,处理不完的政事将他的脚步拖在宫中,完全离不开。

&ep;&ep;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赵璨对朝堂的掌控越来越娴熟,而在平安的建议下,他也习惯了更多的放权给下面的官员,自己则只把握主要的方向。这样一来,总算是不那么忙碌了。

&ep;&ep;反正经过前面四年的种种努力,许多基础的地方都已经安排妥当,现在只等着他们一一发展便是。

&ep;&ep;所以在平安的建议下,赵璨决定出宫走走。

&ep;&ep;这一次并不只在城里随便看看,而是要到下面的乡村去,看看这几年来的政策,给这个国家带来的种种改变,再考察一下这些政策是否还有什么漏洞或者考虑不当,可以修改的地方。

&ep;&ep;宁州地处京城南方,有两条河流流经,滋润着这片土地。在这两条河交汇处,是一大片广袤而肥沃的土地,森林茂密,山青水秀。大楚皇室在这里建有一处行宫。

&ep;&ep;不过,行宫被使用得最多的时候,已经是宣宗朝的事了。自从先帝登基之后,对于父亲的所作所为十分不满,所以事事都反着来。

&ep;&ep;宣宗爱好游乐嬉戏,他就将精力都放在政事上;宣宗笃信道教痴迷炼丹,他就将京中所有道观都清理了一遍;宣宗后宫美人如云,因为他的昏庸无能,嫔妃们在争宠过程中不知弄出了人命和悲剧,他就格外注意这些,所以能生下来的孩子,基本上最后都长成了……

&ep;&ep;从这个角度来说,宣宗也不是什么都没有留给先帝,至少让他知道自己应该警戒什么样的地方,也让他恪守自己的职责,做到了皇帝应该做的事。虽然还有些细节处不尽如人意,但是纵观古今,作为一个守成的君王,他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ep;&ep;也正是因为先帝不好这些,所以宁州的行宫已经荒废了多年。

&ep;&ep;——当然,说是荒废,其实并没有那么夸张,毕竟皇家财大气粗,这些产业都是会有人留守打理的。只不过没有主人入住,自然难免显得荒凉些。

&ep;&ep;所以赵璨被平安说得意动之后,便立刻派人去修缮了行宫。

&ep;&ep;现在开始修缮,春天是赶不上了。不过行宫风景好,山林茂密,是避暑的好去处,所以夏天再去,倒也是个好选择。

&ep;&ep;而在离开京城之前,先将春闱的事情解决掉,也能够免去一些后顾之忧。

&ep;&ep;过了年之后聚集到京城的士子就越来越多,城内外的客栈旅店都住满了人,还有不少人家主动将空置的房屋租给士子们,赚一笔钱贴补家资。另外有穷困的士子,多半会借宿在寺庙,道观或者城隍庙等处。

&ep;&ep;根据礼部那边统计的人数,今年参加会试的举子,总共有近万人。

&ep;&ep;所以平安这些日子但凡出宫,总觉得自己走到哪里都能够碰到年轻的举人。

&ep;&ep;对此平安很高兴——对于他来说,人越多越好,毕竟以实习为名目,为了降低大家的抗拒心理,最多只能让每个人下乡教习一到三年,所以轮换是难免的事。但人数如果不够多,轮换就没办法实施了。

&ep;&ep;三月,会试开考。流程还是按照以往的来,平安和赵璨并没有插手。

&ep;&ep;这一次会试,近万人中,一共只取中了一千多人。十中取一,但在近年的科考之中,这已经算是人数最多的一届了。

&ep;&ep;这还是因为赵璨推行平安的新政,增加了一部分职位,又细化了另一部分职位,所以许多事情都要有人来做,对于官员的需求也大大增加。

&ep;&ep;会试结束半月后放榜。又半月后殿试。

&ep;&ep;殿试考策论,赵璨给出的题目是“教学相长”。

&ep;&ep;这个题目别说是考生们,就是在场的官员也有点儿懵,不知道赵璨这是什么意思。因为以往皇帝最喜欢出的题目,就是论山河社稷,或者具体的某项政策,也算是最后一块试金石,为自己挑选接下来的政策用得上的人才。

&ep;&ep;就是安平元年那一科,赵璨出的题目也是中规中矩的。

&ep;&ep;谁能想到,他突然出了这样一个十分偏的题目呢?可以说在场的考生之中,有六成对此完全没有准备过,更没有半点头绪。剩下的四成之中,也不是专门针对此做过准备,不过是各个方面都不弱罢了。

&ep;&ep;负责监考的几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