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当晚,枕山楼中庭的小楼之中。

&ep;&ep;“今日先生走后的情况,就是这样了。”风茗将今日中庭厢房之中的诸事与此后在顾淮之客房之中发现醉生散之事详细地叙述了一番,而后道,“不过此事……有些蹊跷。”

&ep;&ep;沈砚卿尽管嘴角仍带着几分随性而无所谓的笑意,但眉头却是微微锁起:“何止是有些蹊跷?这个案子……恐怕很难再深入插手了。”

&ep;&ep;风茗沉吟道:“死者是裴氏的人,难道是对绣衣使那边有所顾忌?”

&ep;&ep;“不是顾忌,而是裴绍已然派十三使中的廉贞知会了廷尉寺,为了保证选官结果不受影响,五日内必须结案。”沈砚卿一面翻阅着桌上的书册一面不紧不慢地说道,神色在烛火摇曳的映衬之下不甚分明,“至于真凶,即便我已有了大致的猜测,也绝不可贸然行动。”

&ep;&ep;“等等……廉贞?”风茗察觉到了几分异样,“依照绣衣使那边的说法,他不是‘叛逃’了么?”

&ep;&ep;“自然是杀死他之后新任的廉贞。”沈砚卿不觉轻笑了一声,“昨日便是这桩事绊了我许久,前任廉贞的‘叛逃’似乎很是不简单,但商会一时也难以调查到更多消息。”

&ep;&ep;风茗却似乎并不十分在意:“绣衣使中出了这样的人员变动,我想御史台的那位也不会坐视不管。既然商会从不接事关朝堂的情报消息,先生又何必忧心?”

&ep;&ep;风茗此言也并不虚,宁朝立国时,四世家中长于情报探查的秦氏便掌管了御史台,但元帝晚年时却又设立了同样探查天下微末之事的绣衣使予以分权,这与只在民间做些情报生意的风氏商会毕竟很是不同,故而此二者难免有龃龉攻讦。

&ep;&ep;“也是,倒是我多虑了。”

&ep;&ep;“只是不知……这位新任的廉贞使又是个怎样的人?”风茗犹疑了片刻,又问道,“洛都之中的疑案秘事皆归于廉贞管理,来日只怕少不得要与他有所交涉。”

&ep;&ep;“我还不曾见过,不过听那些绣衣使谈起,此人行事颇为不循常理。何况你不妨想一想……”沈砚卿不知是想到了什么,神色略微凝重了些,“当时裴绍连派出十一名绣衣使从司州一路追至扬州晋陵郡,最后只有这一人提了那人的头颅返回复命,顺理成章地接任了廉贞使的职位。”

&ep;&ep;“先生的意思是……”

&ep;&ep;“上任廉贞使未必是他所杀,但他的那些同僚,死因恐怕很显然。”沈砚卿不觉冷冷地笑了一声,“你说这样目的明确的人,怎么可能不想着继续往上爬呢?如今恰巧可利用裴珩的舞弊之事,完全就可以向上峰示好了吧?”

&ep;&ep;风茗莫名地有几分悚然:“要说他的同僚们完完全全是死于自相残杀,我也不信,看来这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ep;&ep;“先不说此人了。倘若他真是难以相与,来日若不得不有所交涉,你避着些由我与他周旋便是。”沈砚卿似是宽慰般地笑了笑,转而又反问道,“眼下不妨猜一猜,关于案子的事我是从何处得知的?”

&ep;&ep;“廷尉寺?”风茗不曾多想。

&ep;&ep;“不,是商会与绣衣使往常的接洽之处,那时那位新任的廉贞使刚刚动身前往廷尉寺不久。”沈砚卿放下手中的书册,又恢复了那副看客般的神色,“连供职于那处的普通绣衣使都知道,看来裴绍是生怕我们查不出绣衣使的这番动作啊……”

&ep;&ep;“倘若这是向晚时的事,岂不是说明……”风茗闭目思索片刻,道,“裴绍这是想罔顾真凶,执意拉吴郡顾氏下水了?”

&ep;&ep;“岂止?恐怕还要来一出大义灭亲揭发舞弊的戏码吧?”沈砚卿挑眉一笑,言语中几分戏谑。

&ep;&ep;“先生的意思,风茗明白了。”风茗抿出了一个微笑,微一颔首后边准备起身,“待到结案,我再去将此事查明。”

&ep;&ep;近来吴郡顾氏在朝中颇有几分得势,如今裴绍——或者说他背后的长秋宫皇后——是明摆着要利用这个案子去“提醒”一番顾氏新锐。于情于理,自诩不接手朝堂之事的风氏商会都该放手作壁上观才是。

&ep;&ep;然而话虽如此,风茗心中为这即将定论的冤案多少还是有几分不平之意的。

&ep;&ep;“不必着急,”沈砚卿抬手虚按住风茗的手笑了笑,示意她再留片刻,语气稍稍严肃了几分,“比起此事,我更关心的是那些醉生散,顾淮之究竟是从何处得来了这么多朝廷明令禁止的药?私下卖给他的人,手上又有多少呢?这几年风城也为这醉生散费了不少心,却还是没有查出全貌。”

&ep;&ep;“看来先生也不曾有所收获?”

&ep;&ep;“不,我已查明顾淮之是从洛都石氏的手中购得药物,但石氏显然不会是幕后之人。”

&ep;&ep;“这倒是有些棘手了……”风茗不由得沉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