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一石三鸟 (1/2)
眼下这个机会,一定要抓住。
既然要进入饲料制造业,那么现在的这些饲料厂都是潜在的竞争对手,傅松没有分手送祝福的嗜好,更没有好心到给敌人输送弹药的地步,所以他才会让周虹狠狠地压价,从而挤压饲料厂的利润空间。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只要有一丝削弱敌人的机会,傅松就绝对不会轻易放过。
摸清竞争对手的底细,挤压竞争对手的利润空间,一石二鸟?
不不不,如果只为了这两只鸟,仅仅为了对付两家小饲料厂,哪能显出傅校长的手段?
傅松的胃口更大,他的目光已经越过了这两家饲料厂,瞄准了整个沐城地区所有的饲料厂。
他要给其他饲料厂造成一个错觉——做饲料的前景没有想象得那么好。
傅松最担心的是,一旦这些先行者们赚了大钱,马上就会引来无数的人一拥而入。
这绝对不行!
在傅松眼里,沐城的市场是自己的,光现在已有的饲料厂都够他头疼的,哪能允许新人进来?所以,他必须努力营造这样的假象,即使希望不大,很可能到最后没有结果,但做总比不做好,做了还有成功的可能,不做那就一点可能都没了。
或许有人说,整个沐城的饲料消费市场那么大,区区一个校办养猪场,哪来的底气和本事让人家饲料厂乖乖听话?
这样问的人肯定不懂经济,没有炒过股票,。
为什么庄家可以操控市场?原因很简单,他们体量大,手中的筹码多,想怎么割韭菜就怎么割韭菜,想什么时候割韭菜就什么时候割韭菜,而韭菜们虽然知道前面是坑,但还是不由自主甚至义无反顾地跳下去。
这其实就是马太效应,所谓的赢家通吃。
尽管沐大校办养猪场成立还不到一个月,但早就名声斐然了。
如果说一个月以前养猪场在筹备尚未开业时,所有人对养猪场都是抱着一种有枣无枣打三杆子的消极心态,就连沈校长都不例外,即使有傅松下的军令状,他也不没抱太大的期望。但自打养猪场开业后,人们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原因很简单,因为沐大校办养猪场的规模大,可以说是沐城地区最大的规模化养猪场。
沈校长在开业那天来过一次后,隔了半月,于百忙之中抽出小半天时间,专门过来视察养猪场,从当时沈校长的言谈举止看,傅松明显感觉到他对养猪场开始重视起来。
现在,养猪场的一举一动都被无数双眼睛盯着,眼红的有,羡慕的有,说风凉话的有,嫉妒恨的也有。
但敢伸手的却一个也没有,谁敢伸爪子,以傅松对沈校长的了解,沈校长真就敢给他剁了。
所以,沐大校办养猪场是市场上最大的庄家,而且这个庄家还练就了一身金钟罩铁布衫功夫,天然地立于不败之地,不管是市里还是沈校长,都不会让它有任何闪失。
损失钱是小事,丢了沐大的面子是大事。
既然养猪场已经早早地立于不败之地,傅松这个养猪场的厂长就可以用一种超然的态度,跟众多的饲料厂打交道。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粮食连年丰收,去年更是达到了顶峰,以至于出现卖粮难的现象,卖的多买的少,市场供需失衡,粮食价格自然走低。
借着这股东风,饲料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沐城周边就有不少饲料厂,国营的,集体的,私营的,光傅松亲自去过的就有七八家,加上没去过的,包括那些家庭小作坊,估计不下二十家。
既然有这么多饲料厂,那是不是意味着市场竞争很激烈?
答案是否定的。
完全竞争市场的前提之一是要有大量的卖家和买家,任何一个卖家或买家都不能影响市场价格。
现在是什么时候?卖方市场大肆横行、倒腾批文最赚钱的1980年代。
对于大部分工业产品来说,工厂里生产出多少,就能马上卖掉多少。
饲料行业也不例外,供不应求,饲料厂大门口每天都有一溜货车等着拉货。
饲料厂的东西不愁卖,按理说傅松不该让周虹去狠狠杀价,但他就这么做了,不仅这么做了,还做得理直气壮、肆无忌惮。
傅松的脑袋没坏掉,也没有进水,他这么做是有底气的,而养猪场的规模就是他的底气。
养猪场今年才1500头生猪,就已经将两家饲料厂的产能压榨干净了。
作为供应商,饲料厂的老板们最喜欢的就是养猪场这样的大客户,因为他们只需要埋头拼命干就行了,而不需要跟一个个的小客户打交道。再说它们也没时间理睬那些小客户,两家饲料厂马力全开、加班加点才能勉强按时完成养猪场的订单。
通过这两家饲料厂的忙碌程度,很容易估算出它们的利润情况,之前那些不愿赊账给傅松的饲料厂老板们,早就哭晕在厕所里了,如果上天给他们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他们绝对会毫不犹豫地抱着傅松的大腿喊爸爸。
而这仅仅是今年的情况,按傅松的规划,养猪场明年的规模至少扩大一倍,这对两家饲料厂意味着什么?
钱!比今年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