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梁山上谁最愿被招安,除了宋江、吴用外,当数杨志。

这是个骨子里都想着征战沙场搏个封妻荫子的男人。

但宋江与吴用想的是触动朝廷利益后,令朝廷逼不得已来招安。

如此,方能换个高官厚禄。

但杨志却不想那么多,只要能被招安,有个沙场上立功的机会,便足矣!

不过……

在沈续说出招安的时候,杨志一开始是心花怒放,随之却是满心纠结。

因为沈续说的是“招安几个好汉”!

也就是说,他并不打算将梁山全部招安,而是只打算招安几人……

暗中招安,这与策反又有何异?

虽落草非他所愿,杨志也与梁山多不和,常郁郁寡欢,但却也知个“义”字!

之所以聚在这梁山,就是因为朝廷的腐朽,地方官员的不作为,以及豪强的压榨欺凌。

梁山众人,于他而言其实并不重要,但其中却有义结金兰,堪称刎颈之交的兄弟!

背叛兄弟的事,他做不出!

一边是封妻荫子的毕生所愿,一边是义结金兰的兄弟……

杨志又岂能不纠结?

沈续看出了他的纠结,笑着开口道:“来之前,我已详知你等三十六人的底细。”

“尽皆招安,不切实际。”

“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的那些人,死不足惜,何以招安?”

“倒有几人,所杀尽恶,所为尽义,未行丧尽天良之事,未做奸掠百姓之祸。”

“这等任侠,方为我此行之目的!”

“那些坏事做尽的贼寇想被招安,则纯属痴心妄想!”

“他们生错了年代……”

因为,这是强汉,而非弱宋。

这里随便一个诸侯势力,都不会容忍异族劫掠中原,侵占汉土。

他们也不会任由不事生产的贼匪做大,肆意劫掠。

黄巾之所以会失败,正因如此。

《王朝》中的梁山好汉,并非是《水浒》中平叛征辽的那群人。

他们只是一群想着以劫掠换招安的贼寇。

虽说借鉴了《水浒》,但其实《水浒》中那群好汉,在没被招安时,不也只是一群贼匪吗?

即便是在作者笔下,这群人去征辽平叛,也不过是奉朝廷之命罢了。

在沈续看来……

所谓好汉,不过是一群毫无原则,只知逞强恃勇的人。

他们的所作所为,与高尚无涉,与英雄更是绝缘。

他们标榜的勇毅果敢,在更多的时候只是嚣张放纵的凶蛮残暴,滥杀无辜。

至于那些不择手段的“聚义”行径,貌似求贤若渴,实则害人家破、前途尽毁,极尽卑劣!

说实话,在沈续心中,这群人,压根不配称之为“英雄”。

何为英雄?

识事务者为英雄!

能劳心者为英雄!

力拔山者为英雄!

善将将者为英雄!

而梁山所谓的“好汉”,所谓的“道义”,只不过是一群打着“替天行道”旗号的暴徒罢了。

其所作所为,更是皆因个人恩怨、小集团利益,或出于一己私利……

压根与“道义”无关!

有人说,宋江与刘备是一类人。

但在沈续看来,宋江比之刘备,差了十万八千个张角。

别管刘备是不是装的,他所做为民,深得民心。

连张角都知道扯上为民谋福的旗号……

宋江却满脑子想的都是借粮、招安。

有这么一个首领,好汉们又能“好”到哪儿去?

若是他们劫掠的是异族,烧杀的是胡虏,沈续定会赞一声英雄,道一声豪杰。

但这群对同胞拔刀,窝里横的人,不过只是一群贼匪罢了。

沈续此来,想要招揽的,是那些不甘沦为贼匪,却被迫落草的人。

是未突破人性下限,且一展抱负便可称之为“英雄”的人。

沈续顿了顿,又继续对杨志说道:“再兴在我这里担任校尉,所率一营两千人,是我麾下最为精锐的骑兵。”

“大眼常率三营步军,战时更是可担一军统帅。”

“他二人皆我之心腹,你与他们是兄弟,来我帐下,必以亲信待之!”

杨志脸上已有意动。

但纠结之色更甚。

“我听闻你在加入梁山之前,曾在二龙山落草?”

“这二龙山有两位好汉,鲁大师和武行者,听说嫉恶如仇,义薄云天,乃是任侠豪杰,不知可否引荐?”

听到此语,杨志眸中闪过一丝喜意。

说实话,他还是喜欢在二龙山时的氛围。

没有争位夺权,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勾心斗角。

而来了梁山之后,他并不快乐。

因为自己曾被这梁山上的贼匪们害过,毁人前途之事,怎能说不计较就轻易略过?

梁山上与他亲近者,莫过于二龙山时的两个兄弟,大哥鲁达与三弟武松。

但来了梁山之后,宋江却意图分化他们三人。

其所做,就是稳住大哥,拉拢三弟,疏远自己。

单在座次上便能看出端倪。

杨志不傻,怎可能看不出?

但看出来又能怎样?

他懒得争抢,也珍惜二龙山三兄弟的情义。

只要大哥与三弟与自己的关系始终如一,便也够了。

当沈续说出意欲招揽大哥与三弟时,杨志几乎是心花怒放。

只要大哥与三弟能与自己一起走……

便也不算是负了那义字!

沉默许久的杨志,抬头迎上沈续那灼灼之目,对视良久,终是吐出了一个字。

“好!”

这一字,昭示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