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嬷嬷刚走进厨房门就发现整个厨房除了正在煎药的赵南已经没有旁人了,这个世间谁又不怕死呢。孙嬷嬷说道:“世子又将药碗扔了。”
赵南垂目,立刻又端起药壶朝一个碗里倒了一碗药,世子已经摔了三碗药了,就算是昏迷也无法让他喝药,但是这不喝药又怎么会好呢?
孙嬷嬷准备接过药碗,这时候看到门口一个黑黑的小脑袋。
赵月儿刚探进去一个头,就被孙嬷嬷看到了。
“这丫头是谁?”孙嬷嬷笑道。
赵南看向门口的孙女,赵月儿以为自己闯祸了,立刻低下头,爷爷让她少来前院的,她记得。
“这是我的孙女月儿。”赵南边解释边去门口领着自家孙女进来。
孙嬷嬷看着眼前这个漂亮的小姑娘,心中一阵欢喜,就算在城里也没见过长得这么俊的丫头,小脸圆乎乎的,有些未红,孙嬷嬷这个角度恰好看到小姑娘颤抖的睫毛。
“无碍,她就是平娘的女儿?”平娘是孙嬷嬷调教的最的得意的丫鬟,平娘聪明,没被侯府的繁华迷了眼睛,早早的赎身离开,她是由衷的高兴。几年前平娘难产去了,自己还偷偷的抹了不少眼泪。
赵南笑道:“可不是啊,晃眼我们都老了。月儿,这是孙嬷嬷,你娘以前受了不少孙嬷嬷的照顾。”
赵月儿看向满脸笑容和蔼可亲的孙嬷嬷,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小荷包,乖巧的喊了一声嬷嬷好。这时候一阵‘咕咕’的声音响起,她尴尬的低头,她原本只是来大厨房找些吃的。
孙嬷嬷大笑:“你看把孩子饿得,这庄子眼下就我们几个不怕死的,没能顾上她,赶快给孩子弄些吃的吧。”
赵南打开蒸笼,拿了个馒头给孙女,说道:“想着世子应该吃些清淡的,只熬了些清粥,嬷嬷也将就对付点,下午有空我去找个婆子来。”
孙嬷嬷摆了摆手,自己舀了一碗稀粥,“还找什么婆子,别人听到时疫就吓傻了,几顿饭罢了,若是世子病愈,还愁没人伺候?只要世子熬过三天,等到柳家人到了,世子肯定是有救的。虽然柳家是商人,但是人家有钱,有钱就有一切。”
赵月儿并没有注意孙嬷嬷的心思,只是拿着馒头去小凳子上乖巧的坐着。孙嬷嬷看着小丫头不多言语,像极了以前的平娘,越看越喜欢,平娘小时候也是这般,安静乖巧,学什么都专心、做什么都认真。但是现在孙嬷嬷又有些担心,虽然她心中隐隐觉得世子确实不是时疫,但是来的几个大夫都这么说,她害怕小丫头小小年纪若是被染上就坏了。再看赵南轻轻给小丫头擦嘴的模样,又还有什么不明白,若是有别的法子,赵南也是不希望小丫头还待在庄子上吧,想到几年前那个为了孙女签下卖身契的男人,孙嬷嬷叹了口气,都是苦命人啊。孙嬷嬷想着想着直接端起稀饭准备喝下去。“嬷嬷,小心烫。”赵月儿看着孙嬷嬷的动作说道,有一次二伯来了庄子上,之后爷爷也是这样魂不守舍,然后一口稀饭烫了嘴,好几天都不能吃饭,从那以后赵月儿每次吃饭都要提醒赵南一番,她喜欢这个嬷嬷,因为爷爷说这个嬷嬷照顾了她娘,所以才好心提醒。
孙嬷嬷看了看自己的动作,傻笑的摇了摇头,果然是人从侯府出来,放松了很多啊。
这时候孟立慌忙来到厨房说道:“嬷嬷,世子发热了。”
孙嬷嬷听到眉头紧锁,问道:“世子醒了吗?”
小厮回道:“醒了,正在发脾气。”
孙嬷嬷低头打转,现在世子根本就不会用药啊,她也是害怕了,害怕世子熬不到柳家人来。孙嬷嬷皱眉,她很苦恼,别说现在的世子,就算身体健康的世子也不会任谁摆布的。
孟立看着没有说话的孙嬷嬷,心中有些焦急,若有所思的说道:“刚才有人吹笛子,世子还小睡了会儿,现在笛声停了,世子更加烦躁,我想着是不是把吹笛子的人找来,说不定世子能用药。”
赵南听到后立刻看向自己的小孙女,他知道吹笛子的人就是自己的孙女,说道:“孙嬷嬷,刚才吹笛子的人肯定是月丫头。”
孙嬷嬷看着正在啃馒头的小丫头,问道:“月儿会吹笛子?”
赵月儿抹了抹嘴巴认真的回答道:“跟着师父学的,不是笛子,师父说是竹笛。”
孙嬷嬷看着一本正经纠正她的小丫头,有些被逗乐了,于是蹲在小丫头面前问道:“月儿,世子现在情况很不好,月儿竹笛吹得好,可以再吹一次吗?”
赵月儿本能的看向赵南,五岁的娃娃哪里懂得这么多,只知道如果爷爷同意她就去。孙嬷嬷有些愧疚的看着赵南,说道:“我知道你担心世子时疫,但是我会尽力不让月儿进屋,你看这样成吗?”
赵南思索了一会儿,闭眼又睁开,咬牙点头,他不希望唯一的孙女染病,但是又想着凤家的恩典,最后还是同意了。孙嬷嬷原本就可以命令他,可是现在却是商量的语气,想来也从来没把他当下人看,若是孙女有个万一也是他们祖孙的命。
“月儿,侯府是咱们的恩人,咱们一定要报答的。”赵南蹲下来对赵月儿说道。
赵月儿年纪还小,哪里懂得什么报恩,只是她就是小女娃心思,喜欢听别人夸她,这还是第一次除了庄子上的人夸她竹笛吹得好呢,若是吹竹笛可以帮到自家的主子,她也是乐意的。
正院,孙嬷嬷放开手心里赵月儿的小手,刚才一路上该交代的都交代了,虽然赵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