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宫里,李世民一脸嘚瑟地给一个老汉捶腿,李恪臊眉耷眼地坐在老汉下首,当然,只坐了半个屁股。

很显然,能让李世民给捶腿的老汉,只能是太皇李渊,也就是李恪的便宜爷爷。

“皇室能出一个天才,总归是好事的。”

已经退位的李老汉神态上有些萎靡,不过说话的声音里,还是带着开国皇帝应有的威严。

“阿耶当初明见万里,总有道德天尊保佑的。”

李世民继续捶腿,继续嬉皮笑脸。很显然,收拾了裴寂这个司空之后,他已经不介意在自己老子面前扮演顽童了,因为李渊想翻本的概率,越发地趋近于零了。

“呵。”

李老汉冷笑了一声,心说老子明见万里个屁,真要明见万里能被你个小兔崽子翻了本,到头来,自己这个太上皇连三大铁占全了的哥们儿都保不住?

当初追认太上老君做祖宗这事儿吧,也就他随口一提,为的就是加强老李家的合法性,毕竟他当年为了化家为国的那一顿操作属实有点儿骚,法理上不太说得过去,所以需要一点来自道门的支持。

至于血脉之类的,从老子到李渊,隔了多少年了,谁能当真?

这里面的弯弯绕,李世民这个杀哥宰弟且为乐的二儿子能看不出来?

不过话说回来,自己这个儿子现在这么嬉皮笑脸,是知道自己翻本无望了;自己毫无风度地嘲讽他,也是知道自己翻本无望了。

这就是两代唐皇之间的默契。

李恪垂着个脑袋,就跟一个鹌鹑似的,他现在的人设是纯孝,老爹和爷爷互相嘲讽,他得听当没听见,或者说当听不懂。

“你做事,屡屡出乎朕的意料,朕只当你欲弥合南北,却未曾想舍得他拜入孙思邈门下。”

李老汉看了一眼自己的三孙子,又瞅了瞅自己的二儿子,叹了口气。

嗯,你当然预料不到,你预料到的话根本就不会有玄武门那一出。

李恪听了这话,有点儿忍不住吐槽的欲望,当然,他还是忍住了,因为忍不住的话,人设不保不说,还可能被自己便宜爹吊起来打。

“恪儿天纵之资,拜入释门耶?儿不舍。”

李世民在继续表演,反正现在李老汉翻本无望,他不介意表演一个慈父形象,就和当年玄武门砍完他哥和他弟之后,在李老汉面前的表演孝子是一样的。

“你做事总是勇猛精进,却也在情理之中便是了。”

李老汉看了一眼二儿子,叹了口气。

南朝人多礼佛,所以弥合南北的一个契机,就是李恪这个档次的宗室天才加入南方的释门,或者更直接地说,司马道信所在的禅宗。

为什么是禅宗呢?因为禅宗在司马道信的领导下,相对来说不那么烂,“农禅并举”嘛,僧人还是要种地的,比起南北朝时期当地主还不交税的杂碎,还是要强的。

但李世民这样的君主,怎么可能为了简单的弥合南北就送出李恪这种档次的亲王?

他需要南方人的人才,需要南方人的钱,但不代表他能容忍南朝四百八十寺,寺庙不交税,寺庙有金身佛像,寺庙有识文断字的和尚……

一旦李恪进了禅宗,他李二以后怎么拿和尚开刀?要知道,李恪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天才,以后是有可能白日间霞举飞升的!

但是拜入道门就不一样了,作为汉留侯之后的张道陵鼓捣出的正一盟威道,看和尚不对付是从晋代就开始了的,李恪只要能跟着孙思邈混出名堂来,到时候自己拿佛教开刀,道门就能给自己披上一件名叫“天理”的坚固甲胄来。

“平灭突厥,就在这两年了。”

李世民从另一个角度认可了李老汉的想法。很显然,平灭了突厥之后,他就想给佛门设局了,当然不可能是对突厥那样的一发入魂,需要慢慢布置。

因为佛门不光是在南方势力大,在山东,那帮谈玄论禅的贱人同样是他们的“施主”,周武帝的故事,短时间内不能复制的。

“突厥终究势大,终究要仔细谋划一番的。”

李老汉叹了口气,搞突厥的家底是他从武德年间就开始攒的,这三年他基本是甩手掌柜的,具体有多少他还真不知道。

但是呢,贞观初这两年多的日子,都是自然灾害,自己儿子再厉害,能不出老本就不错了,想攒太多,也没啥可能就是了。

臊眉耷眼的李恪坐在下面,听着俩皇帝云山雾罩的聊天,就在心里叹了口气,政治嘛,就这样了,不能明说的,都靠领悟。自己要不是对隋唐政治史还算熟悉,坐在这就是鸭子听雷。

当然,如果不是觉得他李恪在鸭子听雷,李世民也未必能在这时候和李老汉讨论这个问题。

“来,恪儿,给大父捶捶腿。”

李老汉看了看自己的二儿子,再看了看自己的三孙子,对着三孙子招了招手,脸上带着一点儿落寞。

很显然,关于朝政的事情,李老汉是不打算再和儿子聊下去了。

李恪抬头看了看自己的便宜老爹,又看了看自己的便宜爷爷,然后点点头,应了一声,走了过去,半跪在地上,开始给李老汉捶另一条腿。

对,他没敢坐着,因为他老爹是坐着的,祖孙三代同堂嘛,老爹和爷爷坐着,他这个当孙子的就得半跪。

李世民打量了一下李恪,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最近对李恪是越来越满意了,当然,不是因为所谓的纯孝,而是因为祥瑞。

毕竟纯孝这种光环,是可以随着时间黯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