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政不待人,在扬州作乐两日,一行人便准备启程回城,备置了数多马车,这回是把太上皇二老请回京了,携装的物品也较多。

临走前不知是哪露的消息,扬州知府杨裘得知太上皇回京,连忙带着人来慰问。

二老素来低调不张扬,在扬州隐居的事鲜少人知晓,知府算一个,不过这要走的消息,他得知得还挺快的。

杨知府来到山庄前一看,才得知当今皇帝竟私访扬州,连忙三叩九拜的道:“不知陛下来访扬州,微臣有失远迎,还请陛下治罪。”

这杨知府是个才干之人,扬州盐商水乡,文化势力繁多,亦治理得井井有条,李君赫自不会治罪他什么。

倒是宋意欢多了一句,“知府家的千金也该到出嫁的年纪了。”

杨知府是个聪明人,自懂得皇后这是让他嫁女儿,便连连点头。

没在扬州久留,马车便启程回京,有四天的路程,比乘船慢了两天,按吩咐,车厢口确实挂上了艾草。

奈何皇帝陛下晕船,只能乘马车,宋意欢其实还嫌抖得慌,可想想李君赫晕船难受的模样,还是挺招人心疼的。

这端午一过,天气炎热起来,一路回京皆是晴日太阳,这赶路便有些辛劳了。

宋意欢便跟在太后身边伺候,也是怕她病着,就留皇帝与太上皇共处一车两眼相对,相互喝茶,这父子俩都不爱酒。

回到盛京时,先是把二老送去云泽园居住,之后才回皇宫。

太阳晒得厉害,宋意欢撑起伞,候在太后身旁,听她道:“明日啊,把皇子皇女带来问安,哀家是想得很了。”

宋意欢笑着连连点头,回宫去几个孩子估计还得粘着她呢,尤其是小儿子兴许还会哭一顿。

果不其然,安顿好二老回到长佩宫,想娘亲想了多日的小儿子挣脱嬷嬷,哒哒地跑向宋意欢,既难过又开心,道:“鄞儿还以为爹爹把娘亲藏起来了呜呜”

这话说得宋意欢不禁发笑,好在是李君赫没在旁边,不然他还得生闷气,然后给鄞儿吃一记板栗。

团团圆圆应是还在太学府,两个孩子开始学习了,懂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尤为是小太子李瑾华,活像个小大人。

小太子的脸像极了李君赫幼年,神采奕奕,不过儿子可比他好说话得多,颇为温润有方的意味,讨喜得很。

小公主亦是很暖心,不过偶尔傲娇执拗,认定的事绝不放手,还挺让人头疼的。虽然是龙凤胎,两个孩子长相气质上大有不同,很容易分辨的。

把鄞儿哄好,宋意欢让宫女备水沐浴,洗洗风尘,刚出来梳妆,便听了个不好的消息。

小太子在太学府和刑部侍郎的儿子打架,把人打得鼻血直流,状告到皇帝那儿去了。

这侍郎的小公子与太子同岁,名陆熹,伴读的两个孩子的其中之一。

宋意欢有被惊到,太子那温良的性子,怎么会打架呢,亦是觉得不可置信,是有人教唆的?

不过一会儿,皇帝便领着太学府的兄妹二人回长佩宫,这刚回京没两个时辰,太子就闹了事,还真不让人省心的。

来到跟前,身穿锦衣的小太子低着眸,小手捏着衣边,俨然一副被皇帝训过的模样,很争气,他没哭。

一旁的圆圆还轻抚他的后背,安慰着哥哥,小太子却不理她。

打架的原因也很简单,圆圆近来在学习女红,花了几日绣的梨花香囊,小太子一直认为妹妹会送给他,结果来到太学府给伴读陆熹。

小太子吃味十足,加上陆小公子总是炫耀,一气之下就把人给揍了,难怪圆圆会在身边安抚哥哥,原来是因她而起啊。

李君赫较为严厉,即便是太子亦是要受罚的,于是晚膳时,他还在面壁思过,小肚子饿得咕咕叫。

宋意欢瞧着也心疼,频频看向李君赫,他却不动声色,不予理睬,一旁的圆圆也蹙眉,爹爹娘亲刚回来,还没来得及高兴,便惹爹爹生气。

直到晚膳之后,圆圆凑到哥哥身旁,把偷藏的馒头递给他,太子还在赌气,倔强地侧身不理她。

圆圆想了想,撕一小块馒头硬要往他嘴里喂,“哥哥莫生圆圆的气了,爹爹罚你这么久,什么都没吃呢,明儿圆圆就做更好看的香囊给你。”

小太子按住妹妹的头,退身避开她,酷酷地道:“我不饿。”

圆圆双丫发髻上的流苏被他按的摇动,握着小馒头眼巴巴地看着哥哥,“你明明就很饿呐,偷偷吃一点不会被发现的。”

小太子站在原地不动,抿着唇瓣。

圆圆紧蹙着眉,哥哥对爹爹的话总是言听计从,想了想后,捧着馒头跑开了。

圆圆来到寝殿里间屏风处,探着脑袋往里头看,因为刚从扬州回来,路途劳累,爹爹母后正在歇息。

李君赫坐在太师椅上喝茶润口,宋意欢则将他的外衣挂在木架上,正要为小太子求情。

只见一个小身影跑了进来,一把抱住李君赫的腿,然后便是一阵呜呜的哭声,这正是小公主圆圆。

“爹爹哥哥知道错了,你放过他好不好。”

殿内的二人皆一顿,李君赫还端着茶杯,低眸看着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