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它的历史和收藏的经历都很具有意义。

而这台历尽千辛、近千公斤重的机器,虽然经历六十余年沧桑,在工作人员的精心保护下,机身却还仍然闪闪发亮。据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该印刷机是原《博罗日报》社长、进步人士陈洁通过多方募资,于1941年购得。到了1944年,日军大扫荡,《博罗日报》只能停印,为了避免印刷机落入日寇手中,陈洁等人将机器埋藏在附城农民陈锦青家里。

几个月后,东江纵队司令部迁移到罗山,为了方便印刷进步刊物,陈洁将印刷机的埋藏点告诉了东江纵队。东江纵队五支队政治处主任韩继元派十多名战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硬是用扁担将这部笨重的印刷机抬回,交给东江纵队《前进报》社使用。

到了1945年9月,抗战胜利,东江纵队北撤,无法把印刷机带走,只好将其拆散埋在朝元洞附近。而报社工作人员廖荣因腿受伤不能跟部队迁移,就以僧人身份隐居在朝元洞,负责保护这部印刷机。1949年解放后,廖荣将此机运往惠城印刷厂使用。1978年博罗县文化局在原《前进报》随军记者钟紫和廖荣的协助下,将这部机器收藏于县博物馆,后来在东江纵队纪念馆展出。

但最令同学们震惊的是英烈厅。里面刻写着5000多位烈士的英名。厅内还展示了10位英雄人物和5个英雄集体的光辉事迹。

众人看着入目的满满的名字,他们看到的不只是人名,看到的更是一条条生命和一片片的鲜血。

这其中最年轻的不过16岁,最大的也不过30岁。他们在这花一般的年纪中为了国家奉献了自己大好的生命年华。

可是又有多少人在今天还记得他们的名字?都只变成了一个个冰冷的字眼和一段简洁的历史记录。

不少同学在管内人员的介绍下默默的留下了泪水。

最后,众人来到了映视厅,主要播放十五集电视连续剧《东江纵队》和历史纪录片《芦沟桥事变》。让观众更形象地了解东江纵队的战斗史迹和“七·七”事变。

在参观走廊,设置了《日军侵华罪证》展览。通过展览,警示国人,不忘国耻,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东江纵队纪念馆这一座历史丰碑,它记载了东江纵队抗日救国的宏伟历程,它焕发出的凛然正气,将永远激励人们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在返回学校的路上,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们,大家的心情都异常的沉重。

今天不单单是女生,就连很多男生都流泪了,但是却没有任何人笑话。因为大家都笑不出来,更没有打闹的心思。

“同学们,今天的作业,就是《东江纵队纪念馆感悟》。你们长大后你们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希望这是大家除了成绩外更应该好好的思考的问题,我希望大家明天能够给我一个你们内心中最真实的想法。”梁永成严肃的说道。

------题外话------

12月26日,在圣诞节的第二天,就是我们伟大领袖毛爷爷的生日,不知道还有多少亲爱的读者朋友们记得,但是我依然想提醒一下大家。

因为在每年风光大过圣诞节的背后,好像没人还记得12月26日这个特殊的日子了。

但是大家知道吗,世界上还有5个国家是禁止过圣诞节的。有因为宗教不同,有因为政治原因,但是不管是因为什么,中国是一个大度的国家,国家虽然不提倡,但是也不禁止,只是,在我们欢喜过节之后,我希望大家也要记得,12月26日,是毛爷爷的生日,是这个人带领我们国家走出黑暗,迎来了现在的光明和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