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源秦晓两人转学的流程很顺利,师范附中这边大开绿灯,但即使如此,也有不少流程要走。

因为是转学,还得去转学前的学校办一些手续。

按照秦母联系的情况,创元中学那边还得要办一些证明。

秦晓秦源挺想以前的同学的,也想跟着回去。

不过被大人们阻止了,最后是秦母自己回去了。

不过秦晓还有几个关系比较亲近的同学的电话。

秦母回去,要把秦晓和秦源在学校的所有东西都要带走。

所以秦晓和秦源也特意给耿希同和高原打了个电话,电话中四人聊了一下近况。

高原挺羡慕秦晓兄妹俩去深圳呢,当然也对两兄妹转学表示很是遗憾,说没人陪他吃饭,都吃不下了。

旁边耿希同反驳,“我不是人吗?还有,你吃两个馒头很少吗?”

“怎么不少?我以前都是吃三个馒头的!”

两人插科打诨,愣是把有些沉闷的气氛弄得活泼起来。

秦晓秦源把最新的联系方式都告诉了两人,还让两个朋友帮忙,把留在学校的东西收拾一下,好让秦母过去的时候好带走。

最后四人还约定好了以后常联系。

挂断电话,秦晓秦源两人对视了一眼,各自叹气。

他们都知道,以后和这两个朋友大概率会渐行渐远,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会让人与人之间变得疏离。

甚至他们以后未必能再相见。

在各种手续办好以后,秦晓和秦源来到了新学校。

他们在新学校在很快就适应下来。

“啧啧,创元和这的差距,不只是隔着万水千山,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啊!不愧是大城市的重点学校。”秦源暗自腹诽道。

参考记忆里的未来,和现如今的对比,以秦源的见识也看得出,就算是十几年后,县城的重点初中还真赶不上如今大城市的重点中学。

时代的差距并不是轻易弥补的,但这在很多硬性条件不够的情况下,还真的能勉强追上时代的差距。

举个例子,在县城里,一套首都重点中学老师出的私密卷子,基本是可遇不可求的。而在大城市的重点中学,里边的老师各自交际范围并不小,拿到别的优秀教师的心血结晶并不难。

虽然在十几年后,网络的发达给予了很多人机会,可顶尖级别的知识,获取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仍不是普通人可以轻易付出的。

更别说,一线城市的重点中学,并不只是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素质教育也真的落到了实处。

比如学校有各种兴趣课程,计算机兴趣课,美术音乐兴趣课,数学英语生物物理等各科竞赛课,文学指导课,等等。

走马观花的两兄妹,看到墙上优秀毕业生和参加各种比赛获奖学生的名字和照片,也不得不承认人家的优秀。

在这所重点中学,秦源和秦晓很快就放下了心中的傲气,积极参与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秦晓和秦源都是走读的,应该说学校也不提供住宿,能在这所学校上学的,都住在附近。

秦晓和秦源算是住的离学校比较远的。

没办法,主要是秦家的新房子一直在装修,而且就算装修好了,出于谨慎,也不会立马入住。

而于家离师范附中不算很近,坐公交要三十分钟左右。

因着两个人年龄小,于家两位高三生就读的高中和师范附中是在一条公交线路上,只不过秦家兄妹要比于家兄妹多跑四站。

本来于家兄妹是骑车上学的,只是为了两个表弟表妹,前几天两人带着秦晓和秦源做了几天公交车熟悉路线。

不过公交车是直达的,从小区门口到校门口,所以家长们也不太担心。

秦源和秦晓也不是不懂事的孩子,自然看的出表姐和表哥为了迁就他们打破了以前的习惯,其实也很不适应。

所以秦源和秦晓很快就谢过表姐表哥,两兄妹开始自己一起上学。

说实话,师范附中的学习压力并不重,早上七点半到学校,下午五点放学,周日放假会提前半个小时放学。

相比创元的军事化管理,这里真的很松散。但剩余的时间里,并不是让学生玩的。很多学生都会在课余时间报各种兴趣班补习班。

而且学校考试很多,动不动来个小考,给学生紧紧皮。

但这种程度对秦晓来说,那就是洒洒水啦。秦源也算如鱼得水,那份记忆也不是白得的,而且有秦晓私底下开小灶,各种开发脑域和身体的药水都和秦源共享。

秦源也察觉到身体和大脑的变化,私底下以为是重生的福利,全然不知道秦晓才是那个拇指姑娘,为他的情况操碎了心。

更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比创元还要重视和家长沟通的渠道。

这天下午放学回家的时候,秦晓才陡然发现这件事。

“晓晓,源源,你们班主任联系我和你爸爸,说建议给你们报一些兴趣班,你们怎么想的?”秦母问两个孩子。

虽然说有些不舍得之前清闲的时光,但秦晓和秦源都清楚,自己班上的同学个个下学后都要跑着去兴趣班补课班上课的情况。

所以两人也有了一种终于来了的感觉。

秦父大手一挥,道:“听你们班主任说,你们班上好多学生都有课外辅导班,人家有,咱们家也不差钱,你们也去上课外辅导吧!我看有什么数学冲刺班,英语辅导班啥的,那音乐班美术班不当吃也不当喝的,就算了。”

秦晓知道秦父压根就是个甩手掌柜,她也不信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