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梅的说服下,乡绅们不止乖乖回家隔离,还把家中患者送入了赵县令是先就安排好的隔离点。
一个隔离点安排五名大夫和四名医助。
大夫们不用再东家跑西家的错过救人最佳时间。
刘举人一回到家立即安排人员把他家染上瘟疫的人员全部护送到了隔离点安置起来。
人员才送走就让人立刻为府邸消毒。
看着轻自下场指挥家仆消毒的父亲,在看着家中储存下来的药材一箱一箱的被贡献了出去,刘源不解道:“父亲不记恨杨娘子当众羞辱你?”
刘举人想都没想:“记恨埃”
一把年纪还被一个小姑娘指着鼻子骂,能不记恨吗?
刘源:“既然记恨为何还要配合她的工作,只要我们不出城,谅他们也不敢随意找我们麻烦。”
刘举人瞥了一眼他儿子:“我配合他们的工作是因为我惜命,先前是我们乱了阵脚,没考虑过出城的后果,现如今她点醒了我们,我为何还要跟他们作对,和她们作对,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他敢肯定现如今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他们元昌县,若是他们真的出了城,后果恐怕比杨娘子说的还严重。
昆城内的人恐怕会派人在半路劫杀他们,以免他们把瘟疫带到昆城传染给他们。
而不是像杨娘子所说的那样简单,拒之城门外。
就像她说的一样都是黄土半截身子的人,没必要四处乱跑,最后搞的自己还不能落叶归根。
有些药材留久就没药性了,留着最后还不是成了费渣渣留着一点用都没有。
还不如送出去给他们刘家赚口碑。
刘举人喝了一口茶润润嗓子:“我和她的冲突你不必介怀,别看她只是一介妇人,此人不简单。”
刘源不傻一点就通,他知道了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赵县令将杨梅他们的住所安排在县衙后院。
杨梅等人安排好一切事物后跟随彭县丞来到官厨用餐。
大周每个州县都会设立一个官厨类似于现代的食堂。
吃好饭,他们和赵县令来到书房。
彭县丞拿出一个时辰前从新统计上来的册子说道:“这是今日从新统计上来的人数。”
杨梅快速翻看好后转手就递给王大夫。
今日新增十人。
王大夫看好册子后心安了不少,死亡人数和新增感染人数,比他预计的还要少,说明这场瘟疫比起北方那场瘟疫温和多了。
彭县丞又拿出一本册子,记录脉案的册子,递给王大夫。
王大夫看后并未把册子交还回去,而是留了下来。
王大夫:“这场瘟疫比较温和,感染力度不强,感染者多半是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老幼妇孺,这也算是间接给我们争取了不少时间寻找破解瘟疫的药方。
这段时间,你们只需要加强防护,其它交给我们这些大夫就可。”
赵县令听后紧绷的神经松了不少,他起身向王大夫和杨梅等人拘礼:“我在这里替元昌县的老百姓谢谢你的帮助。”
王大夫挥手:“就像杨娘子所说的,我们都是大周子民疫情期间人人有责,你不必感谢我们。”
他们几人一直商量对策到半夜,接近尾声的时候,赵县令从书桌的抽屉里拿出一份供词,递交给几人轮流观看。
几人在心里默默的竖起大拇指,不愧是大理寺出来的人,警觉性就是强。
供词上清楚写着清阳县令所有罪行。
第一位提供证词的人是元昌县刘家村的人。
他的媳妇是清阳县桃花村人士。
洪灾过后他和媳妇一同前往桃花村看望岳父岳母,不幸染上了瘟疫。
染上瘟疫的第二天清河县钱师爷就找上了他们两口子,拿岳父一家子性命威胁他们两口子将瘟疫带回元昌县。
第二个人是元昌和清阳县来回走商的货郎,他和刘家村夫妇同样被用家人性命要挟,四处传播瘟疫。
第三个是乞丐,他和以上三人不同,他完全是为了钱。
在发生瘟疫的第一时间,赵县令就感觉此事有些蹊跷。
元昌县是相邻三县之中受灾最轻的一县,防疫措施虽没清阳县做的好却比清河县强多了,怎还会发生疫情。
所以他派人暗中调查,才发现了四人的蹊跷之处,用了一些手段才让他们招供。
赵县令说道:“前几日我已派人将供词送入了大理寺卿之手。”
赵县令为人虽不够圆滑可不代表人家是个傻子,在查到朱县令罪证的时候,他并没有选择直接交给云州通判,因为他知道云州通判和朱县令都是一党子人。
到了通判手里说定就石沉大海了。
所以他直接把供词送入大理寺,他以前上司的手中。
大理寺卿的老师正事当朝御史大夫。
朱县令的后台可不会为了他这颗不起眼的小旗子和御史大夫正面刚,因为不值得。
所以朱县令这次恐怕是在劫难逃了。
杨梅在心里对阎王愧疚了一秒钟。
实在抱歉他们又给地府送了一个人渣过去。
第二天一早杨梅和王大夫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