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抱着孩子走近门店,门店门楣有块招牌,黑底红字上写着“胡氏竹器”四个大字。

竹器店是胡家祖上传下来的,手艺在这十里八乡也是略有名气,是个两层的土砖房。

门店里面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竹篮,箩筐,竹筛,竹耙,还有,竹床等等,一摞摞垒得老高。

竹器当中,有一个老汉正坐在里面编制竹篮。他穿着深蓝色打补丁的长款工作服,细细的竹条在他手指上如舞蹈般来回穿梭。

似乎感觉到了门外有人,他抬头看到了朱艳,起身和蔼地笑道:“大娘子要买点什么吗?快进来随便看看,随便挑,不买看看也行。”

朱艳忙笑道:“大叔,请问这是杨桂花家吗?”

老汉闻言好像有点意外,他打量了下朱艳,有点迟疑的问道:“是啦,你是。。。。。。”

朱艳笑道:“我是桂花娘家人,是她的小姐妹。”

老汉噢了一声,打量着朱艳想了想,好像没想起来。不过他还是转头朝后院喊了两声:“桂花,桂花,有人找。”

随即,后院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哎,来了。”

接着从后院快步走出来一个妇女,只见她头上包着一条紫花的头巾,双手擦着腰上的围裙走过来。抬头看时,她脸色有些苍白,眼角有些皱纹,但面貌姣好,体态略微丰满。

当她看到微笑着的朱艳时,猛然睁圆着眼睛停下脚步,不可置信的样子,然后几大步走过来,拉着朱艳的双手,既惊且喜,是肯定:“艳儿?”

朱艳点头向她笑着,她随即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把朱艳从头看到脚,喜道:“好,好,还是原来的样子。”,说着眼泪掉了下来。

朱艳伸出手,抱了抱她。这是原身记忆中最好的闺蜜,比亲姐妹还亲,十多年没见面了。那年桂花出嫁,当年就生了一个大胖小子,篾匠家大喜,大请亲朋好友。当时朱艳还没出嫁,随大哥一起来镇上做过客。次年朱艳出嫁了,二人就一直没见过面。

桂花把大丫和牛牛逐个抱了一遍,最后抱着牛牛,拉着朱艳走到老汉面前。这时,老汉还站着,脸上露着憨厚的笑容。

桂花介绍道:“爹,这是我的娘家妹妹艳儿。”

又对朱艳说道:“艳儿,这是我公公。”

朱艳礼貌笑着问了声:“胡大叔,您好。”,又让孩子跟着叫了声胡爷爷。

老汉笑着点点头吩咐儿媳妇:“叫家里坐去,管你婆婆拿些钱去买些菜,晚上加盘肉菜。”

胡家的后院蛮大的,院子四面围着房间,院子中间的地上放了一大堆毛竹和竹条,以及一些半成品和工具。这是个家庭手工作坊。

院子里有一个瘦长的20多岁的年轻男人,正坐在矮凳上抛光毛竹条,看动作有些迟缓,旁边还有两个十几岁的少年在破毛竹。院子右边水井旁还放着一大盆衣服,用水浸着,上边有个搓衣板,旁边放了个木盆,里面有几件洗过的衣服。看来桂花刚才正在洗衣服。

桂花指着那青年男子对朱艳介绍道:“这是我男人的弟弟。”

青年男子只冷淡地瞟过来一眼,没理会继续手上的活。

这时院子右边厨房里出来一个老太太,她花白的头发抓了一个髻,个子不高,一副精明的样子,站在房门口打量朱艳。

桂花见了说道:“娘,这是我娘家妹妹艳儿。”,那老太嗯了一声,眼光从朱艳手上提着几包糕点上打了一个圈,脸上露出笑容道:“吃过饭没?桂花,你下些面条,再弄两个酱菜。”

朱艳忙客气的推辞说道:“早吃过了,不用麻烦再弄,谢谢了。”,老太闻言吩咐媳妇好好招待,就转身进了厨房。

桂花的男人胡大强是胡家老大,桂花是他的续弦。前面的老婆过世留下了两个闺女,桂花过门后生了一个儿子和一个闺女,胡大强手下只有一个弟弟。小叔子前年才成亲,去年刚生了个闺女。

桂花带着朱艳上了二楼,经过她弟媳房间的时候,看见她弟媳正在房间里带孩子。

她弟媳模样一般,皮肤倒白皙,穿着鲜艳的裙服。在她们路过她房间门口时,抬头漫不经心打量了下朱艳,随即不感兴趣的低头继续哄着摇窝里的孩子。同时嘴角一撇,好像很嫌弃她嫂子家的穷亲戚。

桂花前面的两个闺女,大的叫春华,有十五六岁。小的叫春芳,也有十三四岁。都在房间里做绣活,模样乖巧,很是文静。

桂花的儿子春林时候在上学,还有个七八岁的女儿叫春丽,正和两个姐姐一起学绣花。春丽模样像桂花,长得水灵可爱,模样俊俏,嘴巴子也甜,一口一个“姨姨”,“大丫妹妹”,“牛牛弟弟”。放下绣活,拿出柜子里的炒米和炒花生给他们吃,还带着他们在一边玩。

两人坐在房间里谈了一会儿,得知朱艳现在的处境,桂花说道:“妹妹就在我这里住,我家里人多,有事街坊邻居一喊,就是你婆婆以后带人来抢也抢不走人。”

“只要人抢不回去,再嫁就是你自己做主了。”

俗话说“一嫁随父母,二嫁随自己。”,但是世道如此,经常是婆家人蛮横把你卖了,娘家人弱势的不会吭声。你出嫁时都收了彩礼,家里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