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是在昨天才赶到刚刚克复不久的泸州的,然后见到了李平。

李平攻取泸州十分迅速,也很意外。

之前,张如靖带领着仅剩的一千多全都有马骡的残军逃到了泸州,但很快就又失望的离开去往合州。

由于重庆防线上有张如靖的十万军队,张献忠在泸州并没有留下多少军队,泸州大西军的主要兵力是里兵。

里兵是大西政权为了维持地方治安,在张献忠称帝后于各州县组织的地方武装。

里兵按户口分派,三丁抽一,负责守城,并行连坐,每一家犯事,左右邻人,一例处死。

这种军事组织方式充分反映了大西军在军事建设上的落后属性,只会沿袭原始野蛮的统治方式,并用乡族关系来维持自己的政权。

里兵其实也无所谓,除了比不上精锐,也并不比大西军数量占绝对多数的那些强掳来的由普通百姓组成的军队弱,甚至可能还更强一些。

因为他们实行残酷的连坐。

但问题是,随着大西军与四川人民越来越水火不容,甚至在其主军也就是原有武装体系中开始尽杀吸纳和补充的川官川兵,里兵制也变得非常矛盾和可笑。

尤其里兵还刚刚才初创,思想上、操控上以及稳定性上的问题都还很多。

张如靖在重庆就果断的没搞里兵。

而泸州的大西军主力已经是里兵,却还继续秉承着张献忠的残暴作风,在执行张献忠的疯狂指示上也继续不折不扣。

也许他们是想把恐惧进行到底,用恐惧来控制住一切。

但这无疑也是非常危险的。

结果,泸州的里兵在明军兵临城下的压力或者说是鼓舞下最终反噬了大西军。

追杀到泸州城下的李平大军还在继续集结中,并同时还要分出一部分兵力准备拔掉江津时,泸州城内占据着人数优势的大西军里兵却先发生了暴动。

李平抓住战机,泸州当即被攻克。

当泸州的大西军守将及其主要骨干的脑袋被扔至江津城下,绝望之下的江津大西军守军很快选择了投降。

但接下来应该怎么办,李平却陷入了沉思。

攻取泸州的意外顺利以及江津大西军守军的轻易选择投降让他充分意识到大西军正在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以及自我认同危机。

而对张献忠派来给张如靖传旨太监尖嗓子以及张如靖夫人刘氏的审讯,也让他掌握到了更多大西军高层目前的疯狂与混乱,了解到了大西军治下的四川已处在了暴风雨的前奏。

与此同时,李平手中数量空前巨大的俘虏也急需进行妥善处理和谨慎安排。

张如靖的十万人马虽然被李平歼灭了八万余,但俘虏就有近七万。而且张如靖在铜锣峡上的一万多最精锐部队死伤不过三分之一,张如靖部下更多的伤亡其实是产生于向西撤退途中。

追杀引发的各类伤亡往往会很大,甚至很多人是死于践踏和慌不择路。

这么多俘虏,尤其还包含了数量巨大的敌军精锐,这对李平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并且张如靖逃到合州后,也还有近两万人马,哪怕精锐已经很少但仍具备一定的战斗能力以及号召力。

而李平现在却没必要也没有意义再去进攻合州。

毕竟张如靖可以打不过继续跑,而李平却不能无休止的追下去。

这时,夸张的七万余张如靖军队俘虏就成了一颗巨大的定时炸弹。李平既不能把他们留在被张如靖经营了数月之久的重庆,也不能留给精兵稀少和绝大部分部队是新兵的曾英和秦良玉。

对大西军普遍仇恨的泸州以及自己身边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可接下来怎么办?

李平自己带着这么多俘虏,怎么吸收和保证不出问题无疑也是一个巨大挑战。

李平意识到自己必须要有新的思维,有些事情也不能再永远一成不变。

没有及时掩埋泸州大西军的罪孽就是他整个计划的前奏。

“我想好了。我们先静观其变一段时间,同时利用这段时间对军队进行重新编组,争取把俘虏的这些张如靖部下都给吸收好了。”李平坚定的说。

李平所说的静观其变并不是指大明的北方战局,而是指张献忠的大西政权,他知道章旷明白他的意思。

对于章旷的态度,李平似乎并不担心。

甚至在昨天,李平对章旷的到来还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在不久后就对章旷和盘托出了他要继续打击张献忠的计划和思考。

当然,李平也没有完全置之不理章旷如实转达的袁继咸军令。

“京师雄固,周边精锐众多,一再入关的建夷尚且望之兴叹,闯贼又能奈之何?况我已军至四川,不说兵力寡薄于京师所求杯水车薪。这距京师万里,也是鞭长莫及啊!

再说张献忠已然称帝,不但不再是巨贼这般简单,还正在大肆屠戮四川军民,我又如何能弃之不管。”

这是李平辩解。

李平不知道章旷信不信,也不确定他会全信。但不管如何,章旷很快表示了理解,然后就再也不提此事。

李平知道章旷很聪明,他很喜欢章旷。

章旷和李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