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杨明那样的人也是少数。李平一直在严格控制读书人尤其是那些有过功名的读书人在教导系统内的比例。

道理也很简单。

让一帮深受皇权思想影响的书生尤其是已经有了功名的大明既得利益者去搞思想工作,去搞宣传鼓动,去管军官考核使用,这个部队会发生什么问题还用想吗!

而全面加强教导系统建设包括开始在营连设立教导员也是当前形势的迫切要求。

部队多了,人员成份越来越复杂了,一些部队以后也必然要长期分兵独立行动包括驻防,原有教导军官个人能力普遍偏弱的体系显然已不再适应这一要求。

甚至皇帝的监军都来了。

李平自然要加强对部队的控制。

而且这次大扩军后,大西军降兵和俘虏兵在很多连队内的兵力都超过了半数,甚至一些连长一个月前还是大西军,并且他们曾经的老大张如靖还就在不远处窥伺着,李平不去加强对部队的控制是很容易出大问题的。

当然,这也是一个很顺理成章的绝好契机。

因而教导系统现在是非常关键的,任务也是很重的。

但由于没有先例,很多人其实对教导系统的认识又是严重不足的,加上事实上造成了分权,矛盾也不可避免。

其他人认识不足还好说,中高级军官们认识不足那是绝对不行的。

而且新编制体制在执行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大量问题,尤其李平最终选择的是一元制,这并不是一个他熟悉的体制,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糅合出来的杂牌体制。

一元制和二元制,李平纠结了很久。

不仅师团继续就只有教导主任,营连新设立的教导员在职务上也明确了是比营连长们要低一级的,与副职军衔同级。

但为了防止教导员们的权力因此被弱化过多和难以有效发挥职能,李平又明确了教导员们的职权比副职们高,是营连长们的第一顺位指挥接替者。

选择一元制,有很多关系李平也需要不断适应和调整。甚至行不行,他自己都不知道。

虽然那支军队在战争时期,有很多部队是军政一肩挑的,并运行的很好,但由于根本制度上的变化可供借鉴的还是很少。

这个时候,军事训练就已经不重要了,最重要的其实是把人和人的思想抓住,并理顺整个体系。

所以开会、频繁的开会,通过会议不断统一部队主要是中高级军官们的思想,通过集体交流不断发现和调整解决部队在执行新编制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就成为了一种必需。

看着米仓明显在思考的样子,李平禁不住感慨了一句:“这一个干保卫的好料子,可惜了。”

不过感慨完,李平却又眉头一皱。

他一下想起了章旷,那也是一个聪明人,而且还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同时也是他非常欣赏的一个人。

但李平也只能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