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一会去领粥、包子和赏钱的人肯定不少,这将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不过,这些银钱花在这里,连蔓儿一点都不心疼。从车帘的缝隙里,她能看到人群中有不少穿着粗布衣裳的小孩子。
&ep;&ep;她,还有连枝儿、五郎和小七,也曾穿过同样的粗布衣裳,过着同样的生活,能够给这些小孩子带去一点点欢喜,连蔓儿就觉得比什么都值了。
&ep;&ep;马车一路前行,最后下了官道,在御赐牌楼前停了下来。一家人纷纷下马、下车。从县城出来的时候,大家都特意盛装装扮了,下了车来,连蔓儿还整了整衣裙。
&ep;&ep;牌楼前,早已经准备好了香案和锦垫。一宅的仆佣也都穿戴的整整齐齐,在两侧侍立。
&ep;&ep;这是连蔓儿得了县主的封号后。第一次回来,自然要参拜御赐牌楼,叩谢皇恩。还有秦若娟,作为刚进门的儿媳妇,也要在这里叩拜。
&ep;&ep;先是连蔓儿在丫头的搀扶下,到御赐牌楼前上香磕头,然后,才是一家人一起跪拜。连蔓儿眼角的余光就看见秦若娟,秦若娟似乎有些紧张。这也难怪,比起普通的百姓。秦若娟作为官宦人家的闺女,更加懂得这御赐牌楼的分量。
&ep;&ep;等一家人都跪拜过了,这才在众人的簇拥下进了门。之后。连蔓儿难免又坐了正堂,见了来迎候的乡绅、里正等人,劝勉一番。这一番热闹,直到吃了晌午饭,大部分人都散了。才渐渐地消停了下来。
&ep;&ep;连守信、五郎和小七依旧在前面应酬宾客。连蔓儿、张氏和秦若娟在后院张氏的屋子里,一些亲近的女眷们都还在,包括连枝儿、吴王氏、赵氏、连叶儿等,张采云刚出了月子,也来了。
&ep;&ep;张氏今天格外高兴,成本大套地说着家常。
&ep;&ep;“这次回来的。打算住多少天?”吴王氏就问张氏。
&ep;&ep;“……就是过个年,等过完了年,估计着初五就得回去。”张氏就道。以往。一家人在老宅过年,都要住到正月初十之后,然后去府城过上元节。今年却不能了。如今,已经顺利的娶了秦若娟进门,接下来。就要一门心思地张罗连蔓儿出嫁的事情,必须得去府城。
&ep;&ep;“那蔓儿的日子定了?”吴王氏忙又问道。
&ep;&ep;“定在二月里。请了先生,还在挑日子。”张氏就道。
&ep;&ep;“那可真就快了。”大家就都道。
&ep;&ep;“该让蔓儿多在家待几天,”连枝儿就道,“要不往后,恐怕要回来住就难了。蔓儿不像我……”
&ep;&ep;连蔓儿以后必定要在府城定居,而且沈家的规矩肯定大,哪里能像连枝儿这样,住的近,跟婆婆说一声,就能回娘家。
&ep;&ep;“我也舍不得,”张氏就道,“可也不能因为这,就把她把在手里,不让她出门子啊。”
&ep;&ep;张氏这样说,一屋子的人就都笑了。
&ep;&ep;大家说笑了一阵,吴王氏是个到了去的人,就起身告辞。
&ep;&ep;“……你们这一路回来,怪累的,也该歇一会。今天下晌,估计还有不少事,我们就不在这打瞎乱了。等明天,我们再过来。”
&ep;&ep;一屋子的人就都站起身。
&ep;&ep;“……那我就不留你们了,一会确实还有事。这大年下的,你们各家里也没啥闲工夫。明天,大家伙都早点来,咱们一处多唠唠。”张氏就道。
&ep;&ep;等送走了一众女眷,前面的宾客也散了,连守信、五郎和小七都往张氏的屋里来。
&ep;&ep;“……刚才继祖在这,我跟他说了,先在老太太跟前透个话。要不,咱现在就过去。也省得晚了……”连守信就低声对张氏道。
&ep;&ep;周氏的辈分在那,而且,连守信和张氏也都不是那种决绝的人。五郎娶了媳妇,必然要带去见一见周氏。这是连守信所坚持的。
&ep;&ep;张氏也并不反对。
&ep;&ep;“我也是这个意思。”张氏就道,“刚才继祖媳妇在这,我也跟她说了。她提前回去,估计收拾去了。”
&ep;&ep;“那咱就去吧。”连守信听张氏这样说,就道。
&ep;&ep;“……去换换衣裳吧……”张氏就道。
&ep;&ep;五郎就和秦若娟回东跨院为他们收拾好的屋子,小七回书房,他的院子暂时还没收拾好,连蔓儿也回西屋里,各自去换衣裳。
&ep;&ep;“……都安排妥了没?”看着孩子们都走了,连守信才向张氏问道。
&ep;&ep;…
&ep;&ep;先送上一更,稍晚有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