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98年冬,福利科的王科长调到了动力车间担任车间主任,把张兴隆的人事关系也带了过来,他被分配到了泵站。
&ep;&ep;动力车间是露天矿最大的车间,人员最多,岗位遍及全矿每一个角落,所以也就比较分散,大家相互根本不认识,哪怕是一个班组也一样。
&ep;&ep;就像水泵班,四百多人,张兴隆就认识两个人,一个是班长,一个是和他交接班的。
&ep;&ep;看水泵这个活实际上也比较轻闲,就是一栋两层小楼,一楼是水泵,基本上全年也不会停几天,就是那么运转着,根本就不用干什么。
&ep;&ep;二楼是休息室,一张木床,来了也就是睡觉,或者看书,方圆一公里都没什么人烟,想做别的也没条件。
&ep;&ep;张兴隆上了几个班就待不住了,经过和班长的协商,张兴隆以每个月只拿基本工资的代价获得了不用上班的自由。
&ep;&ep;他在南山上面租了个房子,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过了一个冬天。待不住了就去街里的电脑房打打游戏。
&ep;&ep;这会儿已经开始有了网吧,不过上网费用比较贵,一般都是联机打游戏。
&ep;&ep;红警,暗黑,cs,再就是qq聊天。
&ep;&ep;这个时候的人玩qq就是在网上找人加好友,不管认不认识,大家都是天南海北的,加上了就聊天。
&ep;&ep;语音聊天已经开通了,远隔千里的陌生人可以戴着耳麦通过网络说话,从对方的声音中寻找乐趣而不用考虑电话费用。
&ep;&ep;第一代网恋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ep;&ep;张兴隆也有相处的好的网友,不但qq上聊,也相互留了手机号,偶尔会打电话。
&ep;&ep;那是一个浙江义乌的女孩儿,比张兴隆小一岁,模样长的特别像赵微,个子小小的特别精神。
&ep;&ep;之所以张兴隆知道这些,是因为她来了南芬。
&ep;&ep;不远千里从义乌坐火车到沈阳,再转到南芬,来看望张兴隆。还给他带了那边的特产粉干。
&ep;&ep;女孩在这边待了一个多星期,对这里的环境居住有点不大看得上,想让张兴隆和她去义乌那边。她家里是做鎏金工艺画出口的。
&ep;&ep;这会儿义乌那边已经相当富裕了,但张兴隆并不知道。
&ep;&ep;他最远也就是去了沈阳,可以说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这就是重工业地区老百姓的常态,信息迟缓,世界封闭。
&ep;&ep;所以当女孩儿说,三五万块钱算不上什么大钱的时候,张兴隆心里甚至还有点不高兴,觉得她在说大话。
&ep;&ep;而且做为一个从来没出去外面见识过,还保留着很多地方性的大男子思想的人来说,女人就应该跟着男人走,所以张兴隆拒绝了女孩,想让她留在这边。
&ep;&ep;女孩儿失望的走了。
&ep;&ep;后面,两个人又通过几次电话,女孩儿还是想让张兴隆过去,张兴隆没答应,也就渐渐没了联系。
&ep;&ep;……
&ep;&ep;年后,蛋糕店生意一直也不见起色,加上连番的事情不断,弄的张兴隆有点心灰意冷。
&ep;&ep;99年秋,张兴隆收拾了一下东西,也没和家里打招呼,背上行李去了河南。
&ep;&ep;他觉得这边的一切已经没有意义了,想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
&ep;&ep;之所以选择河南,是因为这里是汉族文化的发祥地,元代以前,这里一直都是中华的政治文化中心。
&ep;&ep;古之中州,中原,都说的是这里,从历史上一直到现今都是地域上的中华之中心。
&ep;&ep;随着火车咣当咣当的摇了三天两夜,张兴隆到了郑州,在火车站边上的二马路招待所住了下来。
&ep;&ep;郑州这边的天气和东北有点接近,也下雪,但是没有公共取暖。
&ep;&ep;早上天亮的很晚,要七点多,晚上天黑的也比东北晚。
&ep;&ep;这边的单位公司都是朝九晚五的上班,中午休息两个半小时,和东北也完全不一样。
&ep;&ep;在东北一般早晨是七点半或者八点钟,中午只有一个小时午休吃饭时间。
&ep;&ep;白天他就到处逛,看,借了招待所员工的自行车到处乱钻。
&ep;&ep;二七塔,银座,家电城小商品城服装城,小商品批发城,也没有什么目的,就是到处看看。
&ep;&ep;这边做生意的的东北人比较多,家电城服装城基本上都是北方口音,而小商品城则是江浙人的天下。
&ep;&ep;他还去了武陟,去了焦作,看了黄河。
&ep;&ep;和感觉中的浊浪涛天完全不同,黄河这里已经要断流了,那点可怜的水流感觉能直接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