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意,乃是一种感悟。
说起来玄之又玄,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难以理解。
剑是一种器,说白了就是死物。而这种东西怎么用,就是第一种意。
就比如一尺双刃剑,剑体薄而脆,刃锐而易崩。
那么这种兵器最适合的便是刺,而不是砍。
否则你的力量再打,面对一个远不如你,可剑意高于你之人,也不免落得一个剑毁人亡的下场。
这只是最最初级的剑意,恐怕是个人就懂。
而由此可见,剑意并不是用剑者的意,而是剑器本身的意。
那么再高深些的意是什么呢?
同样是一刺,要刺中的也是同一个地方。可用怎么样的轨迹刺过去,用什么样的角度刺下去才是这把剑最舒服的?这就需要用心去体悟。
天下间的剑意分六重
持剑、剑与身合(身剑)、剑与形合(形剑)、剑与意合(意剑)、人剑合一、以身化剑
剑意这种东西不分修士与凡人。世俗中也不乏用剑高手,只不过修仙剑意更难。
这个很好理解。凡人是以手持剑,仅用于近身格杀。
可修士却是凌空御剑,法力操控替代了肉体。
那么一些细微的操控调整就变得极为艰难了。
这就跟中医把脉一般,用手把脉和悬丝诊脉,其中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白小云此时处在意剑境界,心念所至,道天便至,御剑过程堪称神出鬼没防不胜防。剑气喷吐之下三丈方圆如若实质。
可人剑合一,白小云摸索了三四年还是不得其法而入。
典籍中记载,在这个境界,人便是剑,剑便是人,心意所至如人剑齐鸣。
白小云单手拖着道天,就这么平举闭目,静静体悟。
一滴露水顺着竹叶啪嗒一下滴落在剑尖之上,白小云此时未着寸力,就只是这么托着。
噹~
清脆的声响传来,剑尖微微下沉,然后再次弹起。震动,随着剑身传导,直到剑柄、白小云的食指、手掌、小臂、大臂、肩膀、脖颈,头微微一晃,这股震荡便消散一空。
白小云微微拧起眉头,手轻轻松开剑柄,而道天,就那么静静的悬浮在那里,一动不动。
杨广成这两日经常和白小云坐而论道,他那日也被对方震的不清,想清楚了以前从来未能考虑过的问题。这几日秉烛夜谈,白小云也是不吝赐教,让杨广成受益匪浅,大呼痛快!
此时杨广成远远看到白小云的状态,不由眼睛瞪大,嘴巴大张。
他是剑修,这种情况他再熟悉不过了,白小云这是在悟剑意!
看样子已然入门,可还未得其法!
这是……人剑合一!
杨广成简直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级别的剑意打从他出生起便从没见过!哪怕是太上,苦修剑道千年,也只入得意剑境界。
这可是天大的机缘!
杨广成得了白小云极大的恩惠,正不知如何报答,此时却是来了机会。
他不敢怠慢,赶忙吩咐身边的提剑童子
“去,赶紧布七花梵鼓阵!”
童子一惊,赶忙应了声是。不久之后回转回来,身后跟着七名举着长杆的青衣女修。
几人低着头,脚下无声的快速走近,用几根长杆包围了白小云。
待定睛看去,每根长杆高度都几乎与白小云身高一致,杆子顶部,皆有一面绣花小鼓,极为精巧秀气。
可千万别小看了这七面小鼓,它们件件可都是地阶下品法器。更难得的是七面小鼓长得一模一样,这得是多么精湛的手艺。
成套的法器本来就少见,跟别说七个组成一套,恐怕天下间都没多少这样的东西。
七花梵鼓,在几万年前,这就是一套摆在校场,人人皆可用的寻常物事。
可对现在的剑宗来说,这就是压箱底传家法器!
这东西对战时用处不大,当时也就是剑宗老祖弄出来玩的,专门是为帮众体悟剑意所创。
小鼓摆成阵之后,一名女修拿出一管竹筒,拔出塞子,滴了一滴清水在指尖,朝着白小云便弹了过去。
白小云虽然处于某种感悟状态,可身体的条件反射还在,微微一偏头,水滴便穿了过去,击打在他背后的一面小鼓之上
“咚”
极为清脆的鼓声震荡而开,可那滴水却神奇的没有碎裂,而是顺着某个特定的路线飞向了另一面小鼓
“咚”
又是一声鼓响传来。
白小云自从第一声鼓响便浑身一颤。他能清晰的感受到声浪波纹穿过自己身体,引起肌肉骨骼的细微颤动。而隐隐的,意识之中还有另一种震荡之力传来,他一时之间把握不住,那到底是什么。
当第二声鼓响起之后,他有些明白了。
这是震荡音波穿过道天,通过自己意识传来的感受。
接着第三声,第四声。
由不同方向,不同距离,接连传来的震动之力皆有不同!
白小云恍然大悟!这,就是人剑合一!
剑的感受,在此时,化作了他的感受!他现在极为急迫,希望那声音来的更快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