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文宗“得位不正”,必须依靠他们这些大臣。
&ep;&ep;封庭即位快十年了,文宗时期的印迹终于完全被抹去,如今,是天齐帝的时代。
&ep;&ep;……余柏林和军汉子们相处久了,又跟着海军多次对海盗进行扫荡,身上终于又找回了一些战场上的凶悍之气。
&ep;&ep;因本就是旧识,两人性格又合拍,李潇到任之后,两人一月之中,总会聚那么一两次。
&ep;&ep;他们不谈官场学问,只谈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明明两人都是朝中大官,却颇有些闲云野鹤之感。
&ep;&ep;两人这段时期所创作的诗词文章,也呈现两极分化。
&ep;&ep;比如余柏林,一方面,他这一段时期创作了许多军旅生涯的豪迈作品;另一方面,又有许多田园派的作品。
&ep;&ep;只看田园派的作品,还以为是隐居山间的闲云野鹤所写。
&ep;&ep;李潇当看到余柏林这种作品时,也是如此笑话他。
&ep;&ep;余柏林便开玩笑似的,将自己类似作品落款,写作“闲鹤先生”。
&ep;&ep;于是后世称呼余柏林,便是名柏林,字长青,号闲鹤。
&ep;&ep;事实上余柏林并未真的号闲鹤,只是开个玩笑而已,之后也并未用此别号。
&ep;&ep;余柏林和李潇走得近,封蔚又有些不乐意。不过他也不会说出来,而是余柏林走到哪,他就跟到哪。
&ep;&ep;不捣乱,就跟着。反正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他又不是不会。
&ep;&ep;李潇受宠若惊,心想余柏林果真说的不错,德王只是本来就是那一副冷脸,并不是对他有额外的恶感。
&ep;&ep;其实,他哪知道,封蔚只是黏余柏林黏的紧而已。
&ep;&ep;虽然封蔚不常提笔,但他被皇帝陛下亲自教导长大,该学的一样没拿下。
&ep;&ep;余柏林和李潇谈论诗词,他偶尔也会诗兴大发来那么一两首。虽然大部分都是平平之作,但数量大了,总会撞上几首不错的。
&ep;&ep;封蔚是个好面子的人,他每写完一首,就让余柏林点评。若是余柏林说一般,他就毁掉。到最后,他只留下三首不错的诗词。
&ep;&ep;后世提起封蔚,都说封蔚其实是大诗人。因为他仅存的三首诗词都是上佳之作。
&ep;&ep;后世研究者叹息,明明封蔚和余柏林同时期,感情也十分好,封氏王朝又没有中途断过,按理说,封蔚的作品应该很容易流传下来,结果只有三首。
&ep;&ep;他们哪知道,封蔚并不是什么大诗人,不过是只写了这么三首好的,其余都被他撕掉了而已。
&ep;&ep;第125章
&ep;&ep;余柏林看着面前的小少年,神情一阵恍惚。
&ep;&ep;“表叔。”少年怯生生道。
&ep;&ep;“博闻。”余柏林叹了口气,伸手拍了拍少年的肩膀,道,“都长这么大了。”
&ep;&ep;一晃眼,苗苗都快十岁了。
&ep;&ep;小宝比苗苗还大一岁,现在也是个小少年了吧?
&ep;&ep;大宝已经长大了,听闻陛下和娘娘正在替大宝张罗太子妃的人选。待他重新回到京城,说不定大宝都已经成亲了。
&ep;&ep;虽然余柏林仍旧和大宝小宝保持着五六天一封信的通信频率,但这个时代既不能视频也不能打电话,甚至连照片也没有,余柏林很是想大宝小宝了。
&ep;&ep;冯博闻低下头,看着脚尖。
&ep;&ep;他幼年的时候,曾经在余柏林家待过一年。
&ep;&ep;那时候太过年幼,他已经不大记得当初的事,只是隐约记得那时候很高兴,很快乐。
&ep;&ep;他被爷爷带走之后,就一直孤零零的。
&ep;&ep;五六年过去了,再看到表叔,他发现模糊的记忆似乎渐渐清晰起来。
&ep;&ep;表叔好像一直没变过。冯博闻心想。
&ep;&ep;冯努因为太过在意冯博闻这个独苗,担忧余柏林会“逼迫”他将冯博闻过继,因此将冯博闻带离京城。
&ep;&ep;之后他和余柏林每年还是有联系,送的礼也十分丰厚。但他自知理亏,知道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这是他心魔,即使知道余柏林人品,他还是会担忧,会害怕,会惶恐。因此,这么多年他和余柏林只是书信联系。
&ep;&ep;虽然他是皇商,但负责的是海外贸易之事,并不用回京城。之后他干脆将家也搬走了,跟余柏林更是未曾见面。
&ep;&ep;余柏林在危难的时候,冯努不遗余力的帮助照顾余柏林。待余柏林发达之后,冯努却因这种心病疏远了余柏林。
&ep;&ep;真是人心难料。
&ep;&ep;不过余柏林并未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