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池畔苦练剑法的天山弟子一个个挥汗如雨,加倍的起劲。因为这个时候,一位貌不惊人的老者来到天池,观看他们练功。他是一个面色蜡黄的年长老者,身材瘦小,白发如雪,一双精光四射的眼睛深深陷入眼眶,但是他眼中那股晶莹圆润的自在之意却透过深陷的眼眶明白无误地显露出来。当人们看到他的眼睛的时候,他们会突然忘却了这个老人矮小孱弱的身躯,而感到他体内充盈着的与天地合一的自由写意。看到他的天山弟子仿佛立刻浑身充满了活力和斗志,剑法也更加犀利准确。而指导那些弟子练功的长辈弟子,则站到路边发自内心地向他躬身问好。他就是天山派现任掌门天地浮云范青麟。
今年的范青麟已经七十多岁了,执掌了天山派四十多年,经历了无数的惊涛骇浪,几十年前一提到范青麟的名号,谁人不知哪个不晓。而如今的他已经渐入古稀之年,失去了在风口浪尖上拼搏的本钱,平生最大的兴趣就是看着天山派年轻弟子在天池畔练功。这让他感到自己那已经大半消逝了的生命仿佛又能够在这景色迷人的天池湖畔继续无穷无尽的延续下去。
今天的范青麟心里有一些焦急,被派去昆仑山刺杀天魔紫昆仑的五大长老和一百名精英弟子一个都没有回来。这是否意味着他们已经尽数葬送在昆仑洞内了?他心里有些后悔当天的决定:五大长老和那一百名弟子是天山派的精华所聚。自己花了多少的心血才能够培育出这些剑法高强的门人子弟。而他们如果能够活着,不去送死,将来行走于江湖之上,将会是多么的风光无限。而天山派的名声也将会随着他们而更加辉煌耀眼。但是,为了江湖上的公益,汉人江山的存亡,还有天下第一侠九州不二段存厚的金面,他不得不做出这个痛苦的决定。
这时候,一名精擅轻功的天山弟子飞奔到他面前,躬身低声道:「启秉掌门师伯祖,仍然没有众位师叔伯和师兄们的消息。西南一路人迹无。」
范青麟看了看周围仍然在练功的天山弟子,小声说:「此事不要声张,你去再探,多找望楼弟子和你一同前往。」
那名弟子坚定地点了点头,就要转身离去。
这时,范青麟叫住他,低声道:「回来,将弹剑阁马廊里的七匹高昌马牵来,你骑他们到山底再巡视一番。」
那名弟子犹豫了一下,道:「掌门师伯祖,哪些是你和诸位师叔伯的座驾,弟子怎敢......」
「话不要这么多!」范青麟摇了摇头,「是我叫你骑的,快去。叫上六名望楼弟子一同前往,一有消息,立刻回报。」
「是!」那名弟子沉声道,身子倒退着向后掩去,嗖地一声已经没了踪影。
范青麟在天池畔的湖边亭内悠然自得地坐下,静静观看着天山弟子演练剑法。这个湖边亭传说是当年王琼亲自设计建造的,纯用云杉木造成,结构古朴简洁,建于一处土丘之上,俯瞰天池万顷碧波,而天山派的两轩两阁一居,也看得一清二楚。后来天山派出了八位以剑气闻名的剑法高手,他们为了纪念天山派这位多才多艺的一代开派宗师,特在天山寻来一枚万斤花岗石,各用剑气刻削巨石,每日坚持不懈。三十年后,这几位剑法高手竟然活生生纯用剑气将这枚巨石刻削出了王琼当年衣襟飘举,临风自得的潇洒风采。这石刻的王琼,左手扶剑,右手抚须,衣袖迎风,仰天而笑,说不出的风流写意。难得的是他那深邃的眼神,生动的笑意,宛如将要破石而出的逼真动作无不刻塑得惟妙惟肖。可以想象当年刻塑这个石像的八位前辈高手不但武功已经到了绝顶之境,而且在雕塑艺术上也造诣极深。更难能可贵的是从这个精妙绝伦的石像上显露出来的他们对王琼那无限敬仰热爱之情。这个石像如今巍然屹立在湖边亭畔,傲视天山山光水色,百余年来始终如一。
看着王琼的雕像,范青麟的心中总有一股沸腾的热情泉涌而出,仿佛回到了年少风流的青年时代:他回想起自己少年之时为了追慕王琼绝世的风采,不惜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天山,拜在天山派门下。二十岁剑法大成,剑试天下,颇干了几件轰轰烈烈的大事,雅不负青春年少那挥洒不尽的豪情壮志。三十岁身登天山派掌门宝座,潜心练剑,教出了六名出类拔萃的少年弟子。这六位弟子风流更胜自己当年,一出天山,侠踪遍及四海,在乱世之中成名立万,闯下了天大的名声。后来,连他们都成了天山的护法长老,又轮到他们的弟子快马江湖路。转眼五十年岁月了,范青麟的心里一阵感慨。他颇为留恋地环视着天山派的房舍楼阁,暗自叹道:若能够再活四十年,看着后两代天山弟子成材立身,那该有多好。想到这里,范青麟不由得失笑起来:自己当了四十年掌门,痛痛快快活了这许多年,还不满足么。人心不足蛇吞象,诚如所言。
这时候,天山弟子分出三队来,在有所不为轩,追月阁和望云轩前辈弟子的率领下,开始了天山剑诀的演练。这些弟子年纪还轻,不能够习练艰深的三清九霄,夸父追日,夜落星河或者是月华弧光剑这样的上三十六路天山神剑。但是其中颇有十来个很有前途的弟子能够流畅的施展两轩一阁中的中三十六路天山神剑。
只见有所不为轩的剑队之中,宝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