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四章
趁乱布局(2)
赵天一在美国学习和发展的时候,中国国内局势也在发生变化,清政府皇室对全国各地的控制进一步弱化。一九〇五年七月,孙中山、黄兴、陈天华等七十余人在东京集会,决定成立中国同盟会,作为全国的革命领导中心,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以及其他小团体的成员陆续加入。十一月,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出版,孙中山在发刊词中首次提出以民族、民权、民生为核心内容的三民主义。而中国各地,以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领导的起义此起彼伏络绎不绝。
所有这一切事件,都没有引起赵天一的任何兴趣和关注,不但自己在埋头苦干,还写信回去告诉父亲和家里的亲戚不要参与任何形势的反抗组织,完全按照他的要求做他布置的事情。作为后来人,赵天一清楚的知道,要想在这个时期成就一番事业,光有热血和理想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相应的实力。而这个实力中,军队和武装是最基本的。想想后世民国初年中国大小军阀多如牛毛,任何一个政府或者非政府都不能统一号令,乃至到了抗战时期各军阀都不能真正拧成一股绳。再说了,这个时期的同盟会孙大炮之流眼光实在是太短,只要能推翻清庭,娘老子都可以卖掉;一些同盟会员甚至提出了“汉族独立会”这样偏激的存在,把国家复兴和种族独立拉在了一起。况且同盟会的领导人孙大炮孙文(本文不提孙中山,是因“中山”一名是孙文日本密友平山周为其取的倭国名字,而非中国“名”或者“字”)以黑道入政治,为求活动资金不惜与日本政府搭线,以出售东北获取其支持,现在看来也不值得后人恭维,虽然他提出了“驱除鞑虏,建立民国”的口号,不过也仅仅是口号而已。对这一类“民主人士”赵天一一向是敬而远之,还是那一句话---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就在孙大炮一伙的起义大事方兴未艾之时,在同一时期,日本和沙皇俄国为了争夺中国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控制权而爆发了日俄战争。两个外国列强为了争夺利益却在第三国土地是打仗,也算是前所未有吧!和同盟会起义不同,日俄战争一开始,就引起了赵同学的极大关注,不但每天搜寻美国报纸方面的报道,还利用军校少年班学员的身份进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图书馆,了解当时日俄战争细节报告。日本人在战争期间大量使用山炮引起了赵天一的准备,他必须为自己的将来武装力量准备火炮了。作为轻型*炮的一种,山炮重量轻、拆卸方便,机动能力强,适合在山地等复杂地形使用,不过现在在平原地带也不错,这年头能有炮就不错了。于是就考虑怎么样给家里面送一批山炮和炮弹过去,但是在送之前要选择一下火炮的类型,什么样的山炮或者野炮才是最好的。想来想去,就想到小日本的九二式步兵炮;那可真是个好东西,重量轻不说(只有212公斤),拆卸、运输也很方便,射程也有二点八公里。虽然这个时间还没有生产出来,但自己完全可以开发研制;70mm口径虽然有点小,但现在用基本上够了。以后再配置一些大口径,射程远的火炮来弥补就好了,后世这款日本炮可是被评为二战最优秀的步兵支援火炮的。
说到做到,赵天一马上利用假期离开学校到几个地方去,他首先来到宾夕凡尼亚州的凤凰谷铁公司,这是美国一家最早生产火炮的兵工厂,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所使用的火炮有一半出自这里。现在该兵工厂有他5%的股权在内,他也不过是投资了二十万美元而已。见到工厂的大老板兼火炮设计师威廉·布尔科之后,就将九二步兵炮的设计图纸给他,告诉布尔科该火炮生产出来以后他自己需要最少五百门,不过只能以半价购买,要知道设计图是他自己的。这一时期个兵工厂基本上没有什么生意,现在有了这些工厂好歹也能运做一段时间,威廉·布尔科爽快的答应了,当然也包括炮弹生产。除了这门经典步兵炮,赵同学又无耻的将克虏伯75毫米山炮也复制了过来;这门重量只有400公斤的山炮,射程确达到了4300米,是一款不错的压制武器。
搞定了火炮,赵天一又开始为自己的机枪和步枪去忙碌。普法战争、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机枪已经开始大量列装,赵天一的目标是哈奇开斯M1914重机枪和麦德森轻机枪;前者是法国产,使用8毫米勒贝尔弹,二战时日本人的*重机枪就是参考该型机枪制造的。后者为1890年时丹麦制造,是世界上第一种大规模生产的实用的轻机枪;麦德森机枪的射击精度高、性能可靠,但主要的缺点是生产成本较高,这与它的公差要求小、结构复杂、制造精良有关。整个机枪全重不到十公斤,*容量30发,射速8-10发/秒,射程900米。当然,赵天一也不会忘记大名鼎鼎的马克沁。马克沁重机枪是英籍美国人马克沁于一八八三年发明的,经过二十多年的使用和发展,现在在技术上已经很成熟了。清朝在1888年就由金陵制造局开始引进仿制,从此,中国开始进入重机枪的制造时期。赵天一最后轻机枪选择了丹麦的麦德森,重机枪则是哈奇开斯M1914和德国史宾道与爱尔福特兵工厂生产的MG08式德国马克沁重机枪。这款重机枪是马克沁重机枪中的经典,在一战时期曾有上佳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