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暴风雨前的平静 (1/2)
相比于南方地区的平静,京城局势越发扑朔迷离,就连在位数十年的大臣也看不清眼前的迷雾。
自从苏有钱离开京城之后,整座城池的气氛从凝重转变为肃杀,像极了大战前的斯巴达。
皇宫之中,十公主眉头紧皱坐在书桌前,这副表情在她脸上已经挂了十余天。
卓苋坐在一旁,神色不见轻松,苍老的面容上隐约带着几分怒气。
“卓奶奶,你说皇俊皓到底想干什么?贬了这么多官员,又提拔那么多……”
卓苋回答道:
“我那边没有打听到任何有用的消息,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些被贬的官员,多多少少都和太平派有牵连。”
“至于提拔的官员,似乎都是中立之人……”
闻言,十公主深深叹了一口气,低声道:
“太平派那边怕是损失惨重,也不知均命派情况如何,前路扑朔啊,要是知道点什么就好了……”
卓苋沉默片刻,说道:
“十公主,现在的形势并不利于我们,近几日我们还是不要轻举妄动的好。”
“嗯,放心吧卓奶奶,我也只是随口一说,我还不至于傻到送上门去。”
在这十余天里,皇俊皓一改二十年的荒诞,居然真的重新理政。
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他一连斩了二十人的脑袋,又提拔了二十人接替官职,可以说,整个朝堂经历了一次大换血。
当然,也不是没人反对,不过无一例外,在这件事情上,玟帝完全没有往昔的懒惰、纵容,反而无比铁血。
不管是谁,只要反对,轻则贬官,重则打入大牢,日后发落。
在这种情况下,一到上朝时间,整个朝堂就像只有玟帝一人一般,无论什么事务都由他一人决定。
这一切看似平静,可只有身居高位之人,才能嗅闻到不安的未来。
这还只是政治上,至于军事?改变不比政治差。
编制最高的两支军队,玟耀军,厦龙军,每军十二万人,统帅和万夫长全部更换,仅有少数人幸免。
而在更帅后的第二天,二十四万大军奉皇令出发,目标正是造反起义的太平军。
两日后,一则更加劲爆的消息响彻整个京城:
辞官十七年的天策上将曹无恙重回京城,执掌十万无恙军,剑指北方,和玟耀军,厦龙军一起平息太平军。
曹无恙,乃是大厦历史上唯二的天策上将,十四岁参军,在三十年前大厦于西方小国战争中一战成名。
那日,他曾率领麾下一千士兵硬悍敌军三万,甚至生擒六千将士,他也因此成为万夫长。
在那之后,他像是开了挂一样,屡战屡胜,无一不是难啃之战,可他偏偏就是能硬。
最后,他更是率领三万人直接打穿西方小国,彻底覆灭一国,所以西方九国只剩下八国。
而其余小国见势不妙,赶紧议和。
曹无恙一人瓦解了西方九国,还顺便扩展了大厦板块。
不过解决西方问题之后,他不但没有停止,还接连讨伐北方凶月,南方大周,把海盗彻底赶出大厦。
从无人问津到天下皆知,他仅仅用了三年,敌军见他,无不抱头鼠窜。
大周一位统帅更是如此评价他:
“大周有曹无恙一日,则万敌不敢来犯。”
然后这位统帅就被斩了头,理由是通敌叛国……
七十九战无一败绩,这就是他被册封天策上将的缘由。
事后证明,一切都如大周统帅所言,他担任天策上将的十年间,凶月、大厦、西方八国、海贼全都缩着脖子做人。
而他也在玟帝登基三年后告老还乡,根本没人知道他去了哪儿。
很多人都以为他离世,他的名字也被世人淡忘。
可现在,他又回来了,他用行动告诉世人:他不仅没死,还能继续征战沙场。
相比于朝堂群臣的惶恐,黎民百姓似乎看到了希望,一时之间,玟帝名声高涨。
在皇俊皓一言堂之下,没有任何人或者组织敢冒头,所有人都隐藏在黑暗中,等待着未知的未来。
因为他们知道,在平静背后,是即将到来的暴风雨……
……
皇帝寝宫
“皇上,那几个宵小之辈已经抓到了,应该如何处置?”
玟帝坐在书桌前,身前是数本书籍,听见杨超的询问,他毫不在意地挥挥手,说道:
“还能怎么处置,全部斩了,罪名都是通敌叛国。”
看见沉浸在书本中的皇俊皓,杨超竟有些恍惚,自己入宫时起就陪在皇帝身边,当时的皇上还只是太子。
可以说,整个皇宫,没有几人比自己更了解皇上。
无论是年轻勤奋的太子,还是困于情伤的皇帝,甚至自甘堕落的玟帝,他都见过。
尤其是后者,他见了二十年了,本以为玟帝这辈子就这样了,不曾想除了变故。
“皇上,又砍头的话,怕是会引起群臣的不满……”
闻言,玟帝眼睛一眯,冷声道:
“呵呵,不满?这是朕的朝堂还是他们的朝堂?谁要是不满,全都斩了!正愁没理由除掉这群蛀虫。”
“对了,玟耀军、厦龙军、无恙军那边有没有什么新消息?”
杨超摇摇头,回答道:
“暂时没有,不出意外的话曹无恙他们已经和太平军交战了,估计过不了几日就能凯旋而归。”
玟帝微微点头,说道:
“太平军?不过是一支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比起他们,苏家军的神秘武器更值得注意,有没有查出点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