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殿。

渤海军的一部分精锐将驻扎在隔壁的东宫,一旦有事,梁王亲军会立刻护送陈佑进入东宫,固守等待支援。

安顿好后,陈佑在文思殿内召集亲信。

被解救出来的方文韬、李昉、沈义伦,以及刘河、宋白、江昌嗣、朱宪、柳逢春等。

另外就是抛下官职匆匆赶回来的汪弘洋、韩向阳二人。

当然少不了陈孚,他坐在宋白边上,前头是方、汪等人。

城内诸事议定,众人交换目光,汪弘洋终于提出最重要的问题:“当今之计,有三件大事需要定下。”

“平远请讲。”

“一者,新朝国号为何?二者,大王准备何时登基?三者从龙诸将如何封赏?”

说到第三点,江昌嗣等将领都竖起耳朵看向陈佑。

封赏要是做不好,会出大事。

陈佑沉吟一阵,缓缓开口:“吾乃虞舜之后,国号便为‘虞’。年号么,就叫‘维新’吧。”

众皆点头。

国号来源没问题,而且能让皇室血脉还攀附上古圣王,挺好的。

年号出自“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虽然有些不妥,但用在“虞是古朝,今承新命”,也勉勉强强。再加上陈佑一直以来的旗号就是革新改政,新朝初立,还算恰当。

“登基就放在十月初一吧。古时以十月为年始,取一个好兆头。”

现在是九月二十六,离十月初一也没几天了。

“对了。”陈佑突然想起来,“没必要带人劝进,也无需周帝禅让。民意即天意,吾自承天意,安民守土,定鼎宇内。吾不负民,则民不负我。”

不劝进倒没什么,但不禅让,就有些不妥了。

方文韬、汪弘洋等人连忙劝阻。

最后定下来的是,让周帝下诏退位,让于贤君。但陈佑的登基诏里面不提受禅,只说从民意受天命。

“至于封赏。”陈佑扫视诸人,“我准备重定世袭爵位。”

汪、韩等早就知道,此时尚能平静,方文韬和江昌嗣等人却是禁不住呼吸加重,幸福来得太突然。

“在此之前,勋爵暂不赐封。职事的话,先把空缺的补上,两府六部以及诸军,只要愿意归顺新朝,半年之内先不动。一切都等击败辽军,平定各地战乱之后再说。”

显然,以后能有什么爵位,看这半年的战功了。

高层将领的封赏可以往后拖,底层士兵的赏赐不能拖,只能先出血发钱。

次日,新朝建立之后将重启世袭爵位的小道消息在中高层文武官员中传播开来。

官员们的情绪躁动起来,但这官心,却一下子安定下来。

登基事宜自有臣属操持,居住在文思殿的陈佑已经把精力放到对辽战事上。

另有不少地方的官员、豪商、地方豪强起兵反对陈佑,尤以两浙和蜀地最为严重。好在庞中和同白茅能力不俗,总算没叫这两地叛乱往外扩散。

戊寅,周帝赵德昭召集群臣,宣读退位诏书。

理论上来说,华夏境内已经没有统一政权了,不过曾经的周国朝廷仍在运转。

耶律休哥派出的使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入了洛阳城。

本该被柳逢春截杀的辽使顺顺利利来到了洛阳,但之后的事情却变得坎坷起来。

他想见周天子,却被告知天子退位,周国已经没了。想见新帝,却得知现在还没有皇帝登基。

就在辽使不知所措时,河南府境内百姓在得知周帝退位、让天下另寻贤君之后,纷纷请愿,要求当世圣贤陈公讳佑者登基为帝。

这都是百姓自发,总不能怪官员们劝进了吧?

百姓的请求有几分真几分假暂且不去追究,但开国登基的准备已经在有条不紊地准备中。

这一日,太原报,西线辽军分了大部兵马北返。

紧接着就收到了河东战报,已在阳武谷同辽军交战,正力往雁门进发,势要封锁西线辽军北归路线,完成关门打狗的战略计划。

己卯,河北来报,已经在易县一带稳住防线,同东线辽军多次交战互有胜负,但辽军一直未能突破防线继续南下。

庚辰,陈佑回应百姓请求,他将于次日在乾元殿登基。

或许是巧合,庞中和在两浙大胜叛军、正追剿残党的消息在这天下午送到洛阳。

十月辛巳朔。

卯正,宫门大开,文武百官陆续身着朝服入宫。

从端门到乾元殿,卫兵肃立,旌旗招展。

乾元殿阶下两旁空地上,精挑细选出来的壮硕士卒,文盔饰甲,手持礼器,昂首挺胸。

士卒外侧,是钟鼓礼乐所在,正在做最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