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所以留下一封信之后,再也没到同盟会总部。你说说,同盟会的工作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现在本部就是这么荒唐。”

张学文摇摇头。

朱执信此人也属于同盟会早期的大佬人物。他的父亲也很有名气,曾经是张之洞的幕僚。朱执信是浙江人,父母去世之后跟着舅父在广东长大。从小就是当地着名的神童,从小考试进入学校基本上都是第一名的成绩。

后来广东省留日考试,他又是第一名的成绩拿到了官费留学的资格。

同盟会成立,朱执信是评议部议员兼任书记。

可是没想到他也如此。说一句自己还要忙其他的事情,就离开了同盟会的职位。可能有些人还要赞扬他不屑名利,但张学文真的很想臭骂他。

同盟会是什么?难道是任由你们想进就进,想当就当,想走就走的地方?你们把同盟会看成了什么。就是组织能力很弱的会党,也不是你想进就进,想走就走的地方。

“对了。这次回国的学生肯定会很多。你知道还有什么人要回去吗?”

张学文比较生气,但还是转移了话题。

仇亮的人际关系很广。各种消息懂得最快。

“仙霞兄应该是跟我们一起走的。”

“仙霞兄?太好了,有他的话这一路上就不会寂寞了。哈哈,太棒。”

宁调元绝对是一个很好的朋友。

人邋邋遢遢,但说话风趣,知识渊博,跟他谈话会很高兴。而且此人虽然没有陈天华这么有名气,但绝对是宣传的一把好手。

宣传能力相当出色,办报纸的能力更加出色。

“有星台兄的消息吗?我看他这几天的情绪很不好。”陈天华平常是一个很乐观的革命者。不管是说什么话,都会让人感觉到他内心当中澎湃的激情。

甚至他能够调动其他人心中的激情,他是天生的宣传家。

但是前两天的陈天华却让人害怕。

那种沮丧的样子,张学文从来没有看过。

“不知道,我也是昨天看过他,今天没有见过他。”

“今天有些晚了,明天早上我们去看看他。”

…………

“星台兄呢?”

当张学文和仇亮两个人来到陈天华的宿舍,却没有看到陈天华。他们来的很早了,没想到陈天华这么一大早就出去了。

“不知道。刚刚出去了。”

张学文一屁股坐在了陈天华的床上。

这么早就出去了。

但是坐在陈天华的床上,有个东西在屁股下面。张学文把屁股底下的东西拿出来一看原来是陈天华写的文章。

陈天华是同盟会最厉害的笔杆子。

张学文也是非常喜欢陈天华的书。《猛回头》、《警世钟》也都是拜读过得。而且自从同盟会成立之后,和其他人打笔仗,陈天华都是冲在最前面。

张学文以为是陈天华又一个文章,所以拿出来刚刚读了前面,就脸色大变。

特别是读到“坚忍奉公,力学爱国。恐同胞之不见听而或忘之,故以身投东海,为诸君之纪念。诸君而念及鄙人也,则毋忘鄙人今日所言。”的时候,张学文的双手开始颤抖,一瞬间甚至是脑袋空空的。不过张学文很快让自己冷静,立马拉住了旁边的仇亮。

“蕴存兄,快走。”

仇亮被张学文拉着很是疑惑。“子清,怎么了?”

“星台兄,要投海。”

“投海?”

张学文一句话,所有人皆惊。

“他出去多长时间了。”

张学文问了陈天华同寝室的人。

“已经有二十多分钟了。”

“快找。动员所有人,快点。”

陈天华要投海?

张学文感觉天旋地转。虽然和陈天华的私人关系不算很亲密,也没见过他几次,但张学文是深深的佩服陈天华的。如果说这个时代对中国学生有影响力的文章,那么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绝对是最有影响力的。

特别是在两湖地区,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是读过他的文章。不管是支持革命的,支持立宪的,还是支持满清的。他们都是读过陈天华的文章的。

他带来的影响力不比邹容的《革命军》、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小。

他怎么能死呢?

他怎么能自杀呢?

不行,绝对不行。

“子清,有人看到星台兄去大森海湾那个方向。”

走,快走!

…………

“人呢?”

“人呢?”

“星台兄——”

“星台兄——”

“找船,赶紧去找这一带的渔民。”

这个时候陈天华跳海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很多留学生都听到了。这里聚集的人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陈天华是什么人?

只要是现在在日本的留日学生就没有不知道他的名字的。应该说中国国内的那些读书人,也没有几个不认识陈天华的。

“找到了,找到了。”

张学文看着已经断气的陈天华,突然之间觉得全身没有任何力气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