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杨青拄着拐杖走进院子,在一把椅子上坐下。他退休在家,时不时来蒯家坐坐,特别是蒯家院子里开班授课的时候,他常常现身说法,向学徒们传授自己的经验。
“杨叔1蒯祥朝他点点头,然后又转向年轻学徒。“再说说第二张图吧。”
“第二张图中的建筑叫歇山顶,”年轻学徒道。“歇山顶又称九脊顶,它有九条屋脊,即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起儿’,故此得名。对了,歇山顶也分单檐与双檐。”
“说的不错,”蒯祥道。“双檐歇山顶的等级仅次于庑殿顶,紫禁城的典型双檐歇山顶建筑为承天门、谨身殿与乾清门,一些重要的寺庙也可采用双檐歇山顶。我再补充两点:第一,歇山式的屋顶两侧形成的三角形墙面,叫做山花。你们看,山面有博风板,山花与博风之间有段距离,可形成阴影。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山花还要从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称作收山。第二,歇山顶屋脊上饰有各种脊兽装饰,其中正脊上有吻兽或望兽,垂脊上有垂兽,戗脊上有戗兽和仙人走兽,数数看,这里的仙人走兽就只有九个了。”
大家纷纷点头。
“你再说说第三张图吧。”蒯祥道。
年轻学徒犹豫了一下。“这个屋顶……徒儿说不太好,还请师父明示。”
“好吧,那就请你们的杨师爷来给你们解释吧。”蒯祥转向杨青。“杨叔,请1
杨青站起身,走到前面。“既然巧鲁班让老汉说,老汉就班门弄斧一回吧。这第三张图上的屋顶叫攒尖顶,”他边指点边讲解。“所谓攒尖,即建筑物的屋面在顶部交汇为一,形成尖顶。攒尖顶的垂脊与斜面多向内凹或成平面,即四角攒尖,比如皇宫里的华盖殿。若上半部外凸,下半部内凹,形如头盔,便叫圆形攒尖。北jing南郊天地坛的大祀殿便是典型的圆形攒尖坛庙建筑。”
“形象,太形象了1“这么一讲全都明白了1众人纷纷道。
“谢谢杨叔!您坐吧。”蒯祥继续主持。“好了,下面开始实际操作。你们参照墙上的挂图,每人绘制六张图:单檐与双檐庑殿顶各一张;单檐与双檐歇山顶各一张;四角攒尖顶与圆形攒尖顶各一张。开始吧1
工匠们埋头绘图。
蔡小芹从屋中走出。她一手提着茶壶,一手拎着篮子,篮子里是茶碗,还有糕团、蒸饺之类的小点心。
“杨叔,喝茶,吃点心。”她给杨青倒了一杯茶,然后招呼学徒们:“谁要是渴了饿了,过来喝茶吃点心啊1
五岁的蒯钢和三岁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蒯义跑了过来,嚷嚷着:“娘!我们也要吃点心1
小芹道:“别闹,点心是给工匠哥哥们吃的1
“为什么我们不能吃?”蒯钢问。
“你们要是也能像他们一样,绘出图来,点心就有你们的份。”小芹道。
蒯钢和蒯义跑到学徒们的小案前,看他们绘图。
“你倒是有办法,”杨青赞许小芹。“该哄着就哄着,让孩子从小对绘图产生兴趣。”
小芹道:“谁让他们是老蒯家田里的苗呢1
蒯祥道:“工匠手艺当然要学,可还是要让他们多读几本书才好。”他自己少年时迫于生计,错过了系统求学的大好时光,终感遗憾,所以他最敬重读书人,尤其是于谦那样有学识有担当的读书人。他盼望自己的两个儿子至少有一个能替自己圆了读书之梦。
小芹道:“说到读书,我看二郎还有希望,他乖巧文静,像是长大了能读书的料。可老大钢儿,从小喜欢舞刀弄棒,看来他日后要么当工匠,要么去当兵。”
蒯祥感叹:“回老家丁忧一晃已经两年多了,孩子们也长大了不少。”
“怎么,想京城了?”小芹问。
“小桥流水寄年华,吃吃你烧的菜,看着孩子们从在炕上爬,到呀呀学语,满院子跑,天伦之乐埃家的感觉当然最好。”
“那就不走了,长久在这儿住下去呗。”
“田园虽好,不是久恋之乡。”蒯祥道。
“怎么样?我就知道你1小芹道。“不是闲人闲不得。”
“闲人不是等闲人,”蒯祥自嘲。“你男人还是道行不够埃”
小芹撇撇嘴:“得了吧,你一身本事,小小的渔帆村岂能容得下你?你心里只有你的工程,你的手艺。这次回到香山老家,你一办完爹的事,就忙着开班授课,教年轻人手艺。两年多了,咱家这个院子从没断过人。”
蒯祥道:“香山一带吃皇家工地饭的人不在少数,在家乡普及一下宫殿建造技术,难道不好么?”
“好,当然好,巧鲁班桃李满天下嘛。”
那名年轻学徒绘完了图,走上前来,呈给蒯祥。“师父,您看看我绘的行不行?”
蒯祥边看边点头:“嗯,不错。不过,这个四角攒尖顶还不够准确。还有,这个行什画得不像,它是一只带翅膀的猴子,手持金刚杵。你把它画成什么了,无精打采的,怎么像一拄拐杖的老头啊?”
“徒儿不是没见过实物嘛,”年轻学徒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