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

“里面说什么了?”

“还是太师亲自看吧。今年是己卯年,”邹叔彝翻到中间一页。“太师请看。”

石亨定睛细看,只见一幅图:一尊石人立于天地之间,下面还有一行谶语:“唯有石人不动”。

“啥意思?”石亨不解。

邹叔彝解释:“元至正年间河南河北有童谣:‘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修黄河时果真挖出了一具石人,韩山童趁机起事,天下响应,群雄竞起,暴元遂亡。”

石后在一旁添油加醋:“谶语童谣之类的民间东西有时候是很准的,代表着天意,不可轻视。譬如说,正统末,京师旱,童谣四起:‘雨滴雨滴,城隍土地。雨若再来,谢了土地。’当时无人知此童谣背后之隐意。‘雨滴’者,‘御弟’也;‘城隍’者,‘郕王’也;谓郕王有此土地。而‘雨若再来,谢了土地’,感谢的‘谢’同装卸的‘卸’,谓上皇再来,卸此土地还之也!短短四句话,景泰验矣,复辟又验1

石亨沉思良久,似为所动,道:“谶语童谣的确不可轻视,暴元之亡也确实因石人而起。可这本书上的‘石人’,又说的是谁呢?”

“这本书上的石人,说的就是石公您啊1邹叔彝道。

“我?”

“对,石公您!叔彝看过天象,紫微晦暗,将星明亮。当今圣上昏庸,听信谗言,先是信任专权的首辅徐有贞,如今又猜忌保卫着大明江山的石公您。承天门被天火所焚,就是上天示警,发出的易主信号啊1

石后道:“邹先生说的对,当断不断,反被其乱,祖父,您要早下决心啊1

“这事我还得多问问,”石亨道。“来人1

仆人走进。

“把仝先生给我请来1

“喏1

过了一会儿,仆人引领着名噪一时的仝寅走进书房。此人正是金刀案期间为卢忠卜出“履虎尾,咥人凶”的那位盲人卦师,他在山西时就跟着石亨,来京后也一直住在石亨的府上。

仝寅问:“太师唤仝某来,有何吩咐?”

石亨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位邹叔彝先生看天象,说将星明亮,应在了我老石身上。我想请先生占一卦,验证一下邹先生说的是否准确。”

仝寅并不多言,从口袋中取出六枚铜钱和一个竹筒,把铜钱装入竹筒,右手托握,左手封口,上下摇晃了六下,将封口手放开,轻轻将竹筒内的铜钱依次倒出,摆在桌上,用手一一去摸。

石亨紧张地问:“怎样?”

仝寅道:“这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十四卦:火天大有。”

“啥意思?”

“卦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就当下来看,这位邹先生看到的天象是准的。”仝寅道。

“嗯,很好1石亨满意地说。

“不过从运势上讲,还有进一步的解释。”

“先生请讲。”

仝寅道:“得时得运,昌荣大吉,但防物极必反,盛极而衰。所以太师若想做什么事,就赶紧去做,运势去了,会反遭其噬。”

“明白了,”石亨道。“有劳先生了!来人1

仆人走进。

“送先生回去吧。”

仝寅在仆人的搀扶下叹息着离去。

邹叔彝道:“仝先生所卜之卦与叔彝不谋而合,太师还不相信吗?”

石后道:“仝寅先生也说了,运势很重要。祖父若是想成大事,就应顺势而为,莫错良机1

有了自家卦师仝寅佐证,石亨心中有了底,他不免狂妄起来,放言道:“此事不难。只是天下兵马都司还未全换上我的人,等换好了,再起事不迟。”

“那就抓紧换啊1石后替他着急。

石亨道:“我自有分寸。”

“祖父准备起用哪位将军?”石后询问细节。

“后军都督府的都督同知杜清出自我的门下,日后可提拔他来掌军。”

石后道:“杜将军勇冠三军,确实是个好人眩不过,舆论先行,我们得为他崛起造些势。”

“如何造势?”石亨问。

“这等小事就不劳祖父费心了,交给孙儿办吧。”石后胸有成竹地说。

天顺帝朱祁镇在奉天门御门听政,他的脸色铁青。

朱祁镇道:“六科十三道御史有本,弹劾兵部尚书陈汝言多行奸邪恶劣之事,紊乱朝政。陈汝言接受总兵等官杨能、石彪、李文、沐璘、胡志、王桢、杜忠、曹安、宗胜、周贤、袁胜、石端、胡镛、赵宣诸人的贿赂,无法计数。锦衣卫核查如实,已将他逮捕入狱,并从他家中查抄出银钱数百万1

朝臣们交头接耳,叽喳议论。而位于武臣之首的太师石亨则脸上一会儿红一会儿白,人人都皆知,陈汝言是他的心腹。

“这么多钱,你们这些当大臣的大概都没见过吧?”朱祁镇道。“好吧,今日朕就让大家开开眼。牛玉1

“牛玉在1

“移驾午门1

牛玉高呼:“摆-驾-午-门1

大家随朱祁镇来到午门,只见庑廊下堆满了金银财宝,如小山一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