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有贞奏答。
“哦?”
“宣德年间,李贤奉命在河南治蝗,少师杨士奇当时权力正如日中天,想见他一面,他都不肯去,足见其骨气。景泰年间,众臣对景泰之奢靡皆视若罔闻,唯唯诺诺,唯李贤给景泰上疏《正本十册》,告诫他要勤于圣人之学,戒除声色,崇尚节俭,敬畏天命,勉励近臣,振作士风,团结民心,条条都切中时弊。”
朱祁镇边听边点头。
徐有贞继续奏言:“更重要的是,李贤虽为景泰臣子,却对南宫里的上皇十分惦念,常为上皇在南宫的待遇发不平之鸣。他对陛下的忠心,昭然可见。”
“好!徐爱卿举荐的好!朕就是要用这样的人1朱祁镇最中意的就是最后这一条,能力如何且放在其次,新朝的阁臣首先要忠于自己。“准予李贤参预机务。新内阁人选,朕准了1
石亨上前,呈上一份名单。“陛下,这是夺门迎复有功人员的补充名单,请陛下论功行赏。”
朱祁镇道:“你们上回拿来的名单,朕已经一一给予了封赏,这又是什么?”
石亨奏答:“上回呈上的名单只是一部分有功者,不免挂一漏万。有功必赏,方显陛下慷慨大度。譬如靖远伯王骥的儿子王祥,上回就给漏掉了。”
“你一说朕倒是想起来了,”朱祁镇道。“王骥专门为此给朕上了个奏本,说他儿子王祥进入南城,被诸将所挤,跌倒在地,几被踩死,论功却没他的份,王骥怀疑有人把他儿子压了下来。”
石亨奏答:“是啊,像王祥这样被漏掉的有功人员,不在少数。夺门迎复,许多人出谋划策,还有人在外围警戒,都应算作有功。这正是臣给陛下拿来这份名单的用意。”
石亨如此积极推荐,一是想借机培植党羽,二也是因为他在这份名单中夹了不少自己的私货。
“好吧,朕会按照你的名单,继续论功行赏的。王骥的儿子王祥,就给他个指挥佥事吧。”
“谢陛下1
“石爱卿,你在夺门迎复中居功至伟。朕要特别赏赐你一座新宅邸,着工部建造。你对这座宅邸有何要求,可以直接向工部提出。”
早前坐过十四年龙椅的朱祁镇深深明白,有功重赏,方可邀买人心。况且,石亨这样的悍勇武将正是自己将来需要依赖之人。
“谢陛下隆恩1石亨喜形于色。
朱祁镇转向徐有贞:“迎立外藩一案,审得如何了?”
徐有贞奏答:“正在加紧审讯。”
“好,这个案子,要做成铁案。不要放过一个坏人,也不要冤枉了任何好人。”
徐有贞心领神会:“臣遵旨1他在心中早有打算。
※
徐有贞来到都察院衙署,听取萧维祯、陆昶、李宾汇报案情。
徐有贞道:“有贞这两日忙于组阁,没顾上过问于谦、王文他们。迎立外藩的案子,有什么进展?”
主审官萧维祯答道:“数度提审,可犯罪证据始终无法坐实。”
(本章未完,请翻页)
陆昶道:“王文说的马牌,我们也逮捕了车驾主事沈敬,加以审问。沈敬作证说,他们确实没索要过马牌。”
“缺少实锤证据,不好定罪埃”李宾为难地说。
徐有贞道:“这种案子,有没有实锤证据,都要结案。”
萧维祯道:“正因为如此,才要由首辅大人您来亲自定夺。这个判词怎么写呢?”
徐有贞道:“虽无显迹,意有之1
“明白了,”萧维祯会意。“可是,处置于谦、王文这样的重臣,必须有皇帝的御批吧?”责任重大,他不想独自承担。
“皇帝那里,有贞去说。”徐有贞大包大揽。
“那好,那我们就等着听徐大人的信儿了。”
※
天顺帝朱祁镇在便殿单独召见徐有贞。
朱祁镇道:“爱卿给朕上疏,说于谦、王文一案已有结论。如何处置他们,爱卿说说吧。”
徐有贞奏道:“土木之变后于谦反对与瓦剌和谈,他拥立景泰,置陛下于不顾。尔后的易立东宫,没有他的默许,景泰也是做不成的。他又勾结王文,意欲迎立外藩。这样的人,不杀不足以正人心1
“你所说的拥立景泰,当时的形势,于谦也是为了我大明着想。”朱祁镇假惺惺地说,他不想让此案的判决看上去参杂了过多的私人恩怨。
徐有贞奏辩:“可是,北/京保卫战时,也先把陛下弄去土城,于谦就是不肯亲自去与也先谈判,竟说什么:‘今日只知有军旅/他那是置陛下于死地呀1
朱祁镇仍然念叨:“无论如何,于谦还是有功劳的。他毕竟保卫了北/京城,护住了大明朝的江山社稷。”
“陛下,夺门迎复颠覆了景泰朝,不惩处几个景泰朝的红人,我们如何向世人交代呢?”
“爱卿的话有道理。可是,北/京保卫战有目共睹,没有确切证据便行诛心之事,诛杀忠臣良将,你让朕如何应对普天下的悠悠之口呢?证据,你还是要找到过硬的证据。”
朱祁镇太清楚了,于谦威望高,影响大,如何处理,都必须理由充分。他唯恐污损了自己的名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