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周瑜 (1/2)
“恕某对陈校尉不敬,虽然陈校尉甚是武勇,但却不能成为大司马。”吕蒙也是快言快语,却不管陈武刚死、尸骨未寒,直言不讳的表达了想法。
“你为何如此认为?”周瑜继续问道。
吕蒙却犹豫了片刻,思考一番才回道:“陈武校尉虽然悍勇,但不能服众……大司马需要指挥众将,必须能服众才行,就如同督将这般。”
听着吕蒙的回答,周瑜不觉得实在奉承,反而对吕蒙点了点头,赞赏道:“的确如此!为大司马、大将军者,不能只靠武勇在身,更重要的是能服众、能用将。”
“吕蒙,你的武勇不下于陈武,但你跟陈武也相似,只知道以为厮杀,却不会观察局势、用人用策。”
周瑜继续言道,“吕蒙,本督为你取个表字如何?”
对于吕蒙本人而言,周瑜也只比他大五岁,跟自己是属于同龄人,万没有同龄人来帮忙取字的道理。
但是,军中除了主公孙策外,吕蒙最是敬佩督将周瑜。
所以,听到周瑜要给自己取字,吕蒙却没有半分的不愿,十分激动地叫道:“某吕蒙只是个厮杀汉,姐夫也大字不识一箩筐,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个一,若督将可以为某取字,某自当欣然受下!”
吕蒙的姐夫邓当,也是孙策麾下的部将,吕蒙前来投靠邓当后,孙策发现其年少却悍勇,便提拔他做了军中伯长。
“好!”周瑜点了点头,叹言道,“吕蒙,你单名一个‘蒙’字,此有遮盖、模糊、昧眬之意,所谓性如其名,此蒙字实不合适为名。”
“故而,本督欲为你取字‘子明’,此明同蒙意义相背,却可化解蒙昧之限,蒙明相合既不遮掩、亦不张扬,却有克己自制、明察秋毫之意,如何?”周瑜看着吕蒙笑问道。
吕蒙当即抱拳拱手,呼道:“谢督将取字!”
“督将,此时刘烎军就在岸上,且陈武校尉的死……新仇旧怨不可不报,我军是否要杀到岸上?!”吕蒙向着周瑜问道。
周瑜则反问道:“子明觉得呢?”
“当然要……”
吕蒙脱口而言道,然而话到了嘴边,却猛地戛然而止。
在吕蒙的想法中,刘烎就是军功、仇敌,如今刘烎就在岸上,当然要上岸诛杀之。
不过,在周瑜的目光注视下,吕蒙却不由沉思了起来,须臾后才改口道:“还是不要登岸了吧……”
“为何?”周瑜问道。
吕蒙谨慎地回道:“刘烎军多是骑兵,我军登岸也阻截不住,反而会被他们驱马冲杀,太亏了!”
周瑜点了点头,言道:“的确如此。”
见周瑜同意自己的看法,吕蒙脸上也露出轻松之态。
“除此之外,可还有其他说法?”周瑜向着吕蒙继续问道。
吕蒙闻言愣住,不由深思起来,却实在没想法,只能回道:“督将,某愚钝,实不知该说什么。”
周瑜摇了摇头,笑道:“此番江夏水师派船运送刘烎军,却只能提供四艘运船、毫无战船相随,而这至少代表两种可能!”
“其一,江夏水军疏于防范,认为江夏水道安宁,无需战船相随也很安全。”
“其二,江夏水军捉襟见肘,其水军防范于南郡,故而江夏水道无多余战船,可提供刘烎军随行防卫。”
听着周瑜的解释,吕蒙顿时恍然大悟。
而周瑜此番领军前来,不止是阻截刘烎而已,若能阻截刘烎自然最好,可若是失败……却也有其他战事——那便是攻袭空虚的江夏。
“传军令,将陈武尸首送回沙羡港,命人前往绿林山传信,言明江夏郡空虚之事,其余战船都顺江而下,直取夏口、樊口,夺江夏郡西陵、鄂县二城!”
当即,周瑜下达命令,江上所有战船,对着岸上刘烎军,齐射了一轮箭矢,便直接顺江而下。
“将军,孙策军退走了。”庞统向着刘烎言道,“看他们顺江而下,莫非是要攻袭江夏?”
“甚有可能!”
刘烎也点头言道。
其实,在乘坐江夏军运船时,刘烎等便猜到江夏空虚,否则焉能只派运船、而无战船?
只不过,乌林港的黄射再三保证,保证江夏水道安全无比,绝不会被水贼或孙策军袭击,刘烎才没有再坚持,还是选择了登船速速回江东。
也正是犹豫刘烎的大意,才有这两日遭遇陈武军,被陈武军逼得弃船登岸。
现在,周瑜明显也发现江夏的空虚,故而也对江夏郡生出了想法。
“将军,是否要提醒江夏黄祖?”庞统试探地问道。
刘烎点头言道:“当然要。黄祖为楚王麾下,今为我扬州盟友,孙策军欲袭江夏,焉能知而不告?”
“并且,孙策此人骁勇如狮,而江夏乃荆扬要处,绝不能被其掌控。”
刘烎继续言道,“否则我扬州如鲠在喉,终日都将不得安宁。”
庞统也点头赞成道:“的确如此。”
“文长!”
“末将在!”
“命你领一队快马,立即前往西陵城,通知江夏太守黄祖,便言孙策大军来袭,望他早做防范!”刘烎对着魏延命令道。
“诺!”
魏延即刻拱手领命,直接卸下盔甲重兵,只带弓弩和环首刀,以及几日的水米在身,一起三马向东疾驰而去。
而刘烎军在岸边修整片刻,却也沿着长江顺流行军。
此时,刘烎心中很清楚,周瑜是有备而来的,而江夏却无所防备,很难挡住周瑜之军。
不过,现在刘烎也是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