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第二次葬花,是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芒种是忙种,忙着播下种子,等待秋收。
“芒种不种,再种无用”,大观园内一众人等,大多忙着祭饯花神,也就是为花神送行,而不是播下新希望,所以到了秋天他们都没有收获。林黛玉葬花,说是祭奠落花也可以,说是种花也行,只是这花被种下去没有新生罢了。
贾宝玉去找林黛玉,“将已到了画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心”。(第二十七回)
这次葬花与第一次两人开开心心把花埋了不一样,是林黛玉一个人边哭边念诗边埋的。做出这样祭奠至亲之人一样的举动,实际上与花无关,有两点原因:
第一,芒种节气,祭饯花神是应景行为。林黛玉的性情是“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且好端端的不知为了什么,常常的便自泪痕不干的”(第二十七回),“先时还有人解劝”,“谁知后来一年一月的竟常常的如此,把这个样儿看惯了,也都不理论了”。惯常如此,此次受了委屈,也没人理睬了。
去葬花之前,林黛玉“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的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去”,也就是哭坐了一晚上,紫鹃雪燕之类的没一个人理她。并不是垂泪到天明,心里有事是睡不着的,二更多天“睡去”了,也就是想通了——跑到第一次葬花的地方去哭,是想通的后果,就是知道贾宝玉会去,要跟贾宝玉“摊牌”。
林黛玉不但是聪明伶俐的,还非常敏感,对自己的处境认识清楚,这种悲伤情绪和状态下若是晃到宝钗、“三春”眼前去,不说劝慰了,不嘲讽就是好的,所以林黛玉知道他们都去祭饯花神,自己躲开了。
古人对节气非常重视,每个节气都是一个节日,对应着不同的行为,比如七夕乞巧等,林黛玉没去众人面前凑热闹,就自己去祭饯花神。她的方式就是葬花,认为这样“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
第二,林黛玉葬花如此伤心,直接原因就是探望贾宝玉,“晴雯不开门”,还说“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1
从与三春不和、贾元春夜游大观园、林如海逝世到贾元春赏赐不同,林黛玉一直是脱离众人特别是贾府的女孩圈子的。贾宝玉是她的兄弟、朋友和情侣,是同龄人里的唯一一个依靠。被拒之门外之后,林黛玉先是觉得孤单、可怜,想到“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就哭了起来,属于日常哭泣,就是动不动就哭。直到听到薛宝钗在屋里,林黛玉才突然之间有了被排斥之感,意识到自己果然是一个人,“落花满地鸟惊飞”,(第二十六回)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化用,是说林黛玉此时才真正痛到内心深处,花鸟都有感了。林黛玉这种情绪是以往悲切哭泣情绪的更深一层,发于内,她无法控制,不想被看到,才会不跟大家一起而是自个跑去葬花。
专门选在上一次跟贾宝玉一起葬花的地方,是等着贾宝玉找过去、确定贾宝玉肯定会去找的意思。两次葬花本来也就没有隔多长时间,两人刚刚看过西厢记,约好的一起谈恋爱,贾宝玉长时间不见林黛玉,肯定会找去“老地方”的。前一晚的哭是不由自主的,所以没有出现,躲开了——真的痛苦都是不揭开给人看的,因为自己都无法掌控会到什么程度。
葬花这种哭,本身也有哭给贾宝玉看的意思,是经过了一晚上的思虑和酝酿,已经可以进行掌控并知道用葬花这件事进行表面掩饰了。哪怕其他人看到,为了落花哭泣总是比自感悲苦甚至祭奠已亡父母要强很多?——藕官祭奠龄官的事,贾宝玉就说过,贾府是不允许在院子里进行祭祀活动的。古时祭祀是一种重要的大事,不但对地址、形式有要求,对日期也有要求。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今天我在这里葬花,看到的人都说我痴傻,为了落花竟至于如此,其实我哭的是不知道我死了之后谁来葬我,还是最终连个为我哭泣的人都没有。这实际上也是说,林黛玉在贾府的年轻人群中被排斥,让她意识到她孤零零的一个人。
再多长辈的爱护都是年轻人世界之外的爱,被群体排斥的年轻人会觉得自己是孤单的。长辈的爱再充足,没有朋友的青少年在群体中都会越来越孤僻,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是不一样的,是“坏”的那个——群体认同感对弱势个体尤其重要。
林黛玉葬花、吟诗是自怜,甚至是带有表演性质的自怜,听到贾宝玉耳朵里,想到了宝钗、香菱、袭人等几乎他认识的所有女孩。贾宝玉跟林黛玉的感情此时就是玩闹性质,所以贾宝玉也没有入了心,听到落花自然也不只是想到林黛玉一个人,反倒想了一群人。贾宝玉认为,“我心里想着:姊妹们从小儿长大,亲也罢,热也罢,和气到了儿,才见得比人好。”——林黛玉在贾宝玉心里此时也只是姊妹们中的一个。
林黛玉本身就是有备而来,专门在那里等着贾宝玉的,发现贾宝玉之后,两人自然就讲开了。姊妹肯定是比丫鬟重要的,宝玉道:“等我回去问了是谁,教训教训他们就好了。”(第二十八回)贾宝玉并没问是谁,踹了袭人一脚,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